如何在造句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5-30 11:19:28

如何在造句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

现,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著名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造数学知识,就是再创造。”以往,教师指导学生造句时,仅仅以“应对考试”为目的,面对学生的定向思维则满足于浅尝辄止。如:用“赞扬”一词造句,有的学生说:“林校长赞扬小明同学是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少年”。有的学生说,“爸爸赞扬小明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学生只会说类似的句子,说明他们产生了思维定势。下面针对在造句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在句子内容上求新

当学生用“赞扬”一词造句,说的大多是“谁赞扬谁怎么样”一类的句子时,教师便可以从句子内容方面加以引导。如:“赞扬”一词能否用在动、植物身上。这样一提示,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努力创新,便能造出这些句子:“小草挥动一双双小手,赞扬春天的美丽”。“画眉鸟唱着动听的歌曲,好像在赞扬蜜蜂的勤劳”。

二、在句型上求新

教师在指导用“愉快”一词造句时,可启发学生从句末的标点符号着手,造出不同的句子:“放学后,同学们唱着歌,愉快地回家了”。“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那愉快的时刻,真让人留恋啊!”

三、在语序上求新

用“一丝不苟”一词造句时,大多数学生把它放在句子的中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能不能给‘一丝不苟’调换一个位置?”学生稍加思索,便会将“一丝不苟”放在句末,如:你看我那上一年级的小妹妹,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做数学题,真是一丝不苟啊!

四、在词意上求新

一个词放在不同的句子中,它的词性及用法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不同的句子中掌握遣词造句的要领,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例如:用“骄傲”一词造句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请大家想想看,在不同的句子中,它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吗?”经过思考,有的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的说:“小强虽然学习好,但是他很骄傲。”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支点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意识就是用新思路、新方法,超常规地解决问题,所以在造句训练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多说多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长里小学)

上一篇:因地制宜,上好高原牧区科学课 下一篇:系统复习迎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