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园:中瑞携手,促进企业国际化

时间:2022-05-30 10:31:33

海淀园:中瑞携手,促进企业国际化

2013年10月30日,由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办,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承办的中瑞企业国际化论坛在海淀举行,本次论坛以“政产学研齐发力、促进企业国际化”为主题,紧密围绕着海淀企业国际化从政府支持、产业需求、规律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出席论坛的有瑞士苏黎世大区中国区总负责人秦兰,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教授Prandini,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国际金融分析师吴娟,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难熔材料分公司副总刘国辉,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执行院长柳进军、副院长尧川,论坛由副院长张国庆主持。

中瑞合作开启国际化大幕

原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对外合作处处长张秀英介绍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支持企业国际化政策。海淀科技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业务逐步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海淀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海淀园从2006年开始研究企业国际化需求,并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国际化政策,主要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合作研发、国际资本运营、国际兼并重组、国际标准制定等,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企业享受了政策支持。除了政策支持之外,海淀园对外合作处还为企业国际化搭建了ibridge网络国际交流平台,将企业的产品和信息及时到平台上,成为专门推广海淀园企业国际化的舞台。借助凤凰卫视的全球性媒体资源,为110多家企业拍摄宣传片,广泛在欧美等主流媒体传播,极大提升了企业在欧美国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瑞士苏黎世大区中国业务总负责人秦兰介绍了瑞士的经济环境,瑞士政府吸引企业的支持政策。瑞士政府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而且给予一定金额的资金支持,在企业税收方面可以与政府商议税率,特别是中瑞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后,给中国企业进入瑞士,通过瑞士再进入欧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苏黎世大区作为高校云集、科研机构集中的区域,跟海淀园有许多共同之处,从产业定位上看也是关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

经过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的密切协商,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在论坛现场举行签约仪式,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Prandini教授和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柳进军院长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现场的领导和嘉宾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早在去年底就立项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型,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也是从去年开始对海淀园企业进行国际化培训,双方就共同研究海淀企业国际化模型充满信心,现场广大企业积极响应,希望能够早日用上国际化模型来判断自己企业国际化的重点突破方向。

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Prandini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瑞士作为欧洲重要国家,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像三星等亚洲知名公司进入欧洲时都曾经通过瑞士成功登陆欧洲主流市场,获得欧洲消费者的认可,苏科大在中瑞自贸协定之后,非常关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和模型,非常希望能够通过对海淀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模型,供其他企业参考。

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执行院长柳进军签约后表示,中关村企业的国际化已经呈现出喷发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走向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学院作为海淀企业的智囊服务机构,不仅在过去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做了许多研究,总结了具有中关村海淀园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如今学院愿意在企业国际化方面做出深入研究,特别是通过国际化人才实训班,深度剖析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的国际化案例,总结规律,传授经验,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国际化发展。

探索国际化品牌塑造之路

对话期间,各位嘉宾分别从自身角度出发,分析海淀园国际化的需求和策略,张秀英和秦兰代表政府谈了特别具体的支持政策,尤其是谈到国际化品牌塑造,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中国在许多国家还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所以许多西方国家都是用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待中国企业,但是中关村海淀园企业有所不同,这里的企业大部分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拥有自主的产品,关键需求是如何提升企业在发达国家心目中的可信度,嘉宾们主张政府应该在国家品牌、区域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发展方面起到作用。

算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元欣,谈到自己公司的产品标准已经被哥伦比亚和巴西列入国家标准,算通公司自身将这一标准升级为国际标准,已经得到老挝、越南等国家认可,企业深刻感受到,企业没有标准就会受制于人,特别是国际标准就是企业国际化的门票至关重要。

柳进军院长在谈到企业如何及时了解政策时现场提问百度公司的副总裁吴坤,能否将中关村海淀园的支持政策放在百度的“百度百科”或者“百度知道”中,能够让企业随时搜索到支持政策及其解读,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海淀互联网企业的资源优势,创新于企业。

吴坤表示,没有任何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海淀园完成这一任务,而且还希望能够为全国6000多家科技园区提供政策服务,让政策的阳光早日覆盖到所有企业。同时吴坤介绍了百度公司的定位“简单——值得信赖”,虽然百度本身的搜索框没有变化,但是内容日趋丰富,商业模式不断扩张,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去“求医问药”类搜索,解决了许多人的疑难杂症和急症、顽症,通过百度对全国5000多家民营医院的网上评分,逐渐将不守信用,靠卖药生存的医院失去生存条件,百度公司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入口公司,服务覆盖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但是百度无论走到哪里都牢记自己是海淀企业。

谈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时,张秀英主任分享当年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谈互联网时说:“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企业的礼物”,时隔10多年,今天回味这句话依然感觉意味深长,中国6亿网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会有许多商业模式,特别像LV等知名品牌开始找百度购买流量,百度入口的地位逐渐显现,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与世界同步。

经过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形成以下几点共识:中关村核心区企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国际化有模式可循,中关村海淀园与苏黎世大区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携手推进企业国际化发展,希望双方的论坛和互访成为常态化的国际交流活动,海淀园也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学院为园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更多贴心的服务,帮助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做强做大,做成世界级企业。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没有做出谷歌眼镜 下一篇:阳光呷哺使用“呷哺”字样侵犯商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