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区景观设计

时间:2022-05-30 07:37:35

浅析住宅区景观设计

摘 要:城市住宅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成为了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住宅小区中人、建筑和自然和谐统一,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住宅;景观;规划

引言

自然景观与人类住宅是人居环境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结合的重要表现手段。自然景观为住宅环境提供了自然氛围,使人们在居住环境中得到大自然的绿色享受,同时还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从侧面提高了人类居住环境的品质。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

1.实例分析

本项目位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校园内,东邻学院教学教育中心,西望学院竹园,北靠龙宝河,南接学院山体公园,整体地势平坦。用地面积35616 m2,总建筑面积86622O,由10栋二类高层住宅、两栋多层住宅和一个地下车库组成,规划的建筑密度24.84%,容积率2,绿地率30.34%。

2.指导思想

2.1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第一,包括人行、车行、安全、视觉识别等,即审美需要和功能需要。妥善处理行进与驻留的关系,有层次的划分合理的空间尺度,注重激发空间活力,引导居民间的交流、聚会、休闲,避免消极空间的出现。

2.2因势利导、和谐呼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到美观大气、自然简约而不简单,整体设计要与学院现有及规划的文化气息及景观衔接,形神一脉,体现自然生态风情。

2.3以景带门、门融入景:由景引入门即门前置景,宜虚不宜实,有“门”的神而弱化形。

2.4和谐耐看原则:不立异、不过时,有时间跨度。

2.5文化承载原则:不做作、有内涵,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景观符号,通过景观传达建筑信息信息。

2.6满足功能原则:主要包括展示形象功能、环境功能、交通导向功能等。

2.7绿色生态原则: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在满足整体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配置植物,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

2.8保证安全原则:严禁使用放射性超标及其他有毒材料, 严禁栽植有毒植物,铺贴材料应考虑防滑要求,灯光设置合理,避免眩光干扰。

2.9经济适用原则:控制高档材料和名贵树种的使用。

3.景观的构成

3.1绿化: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3.2路径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 在使用成列的常绿乔木提供遮阴外,也同时以不同纹理及色彩的灌木搭配,以增加步行经验的趣味性。在植栽的搭配上,不同的树形,纹理和色彩,与间歇出现的秋叶树,都将被巧妙的运用以提供怡人的步行经验。

3.3庭院 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开花数及落叶树一样排列于庭院地区。不同纹理及颜色之灌木及地被为地区增加了趣味性。

3.4主出入口 园林建筑及园林建筑小品具有使用和造景的双重功能。主出入口:迎接住户和访客的是屹立于园区主入口气派的特色水景内的桂花树。与修剪整齐的灌木搭配,强对比效果的族叶及花色的衬托下,同样的精选桂花树分别于北边和南边的次入口迎接访客。由此,住户和访客自然地被吸引到秋天落叶树,如国槐和银杏,在颜色丰富的开花灌木的衬托下,彰显出该区域简约迷人的设计布局。

3.5水岸区域:水体水是万物之源,生态环境的灵魂。

形态优美的滨水区域为住户和访客营造出平静自然地感觉,人们会很自然地被秋色针叶树拥簇的蜿蜒小路引导至景观平台。在景观平台,中层开花植被和芳香灌木群体现出休闲的气氛,同时,由香樟树和国槐点缀的带有特色滨水区域的中心花园,以及种植有秋色树,攀援植被如黄色茉莉花的鲜艳灌木群的中心景观,亦可在此平台尽收眼底。

4.环境规划设计

4.1环境规划设计的目标定位:绿色引领社区,力求通过系统、合理的规划和精心的景观艺术设计,以“绿色流动空间”为主题,创造一个健康、生态、休闲的人居环境。

4.2规划设计的原则:环境规划设计引入规划、系统的概念,从多维度诠释“风景住宅”、“绿色栖所”、“和谐家园”的人文概念和环境艺术。强调景观场所的多元化思维,当今社会的多元化趋向己渗透在文化和艺术等领域,景观场所也不例外地充分体现这种思维和时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弹性原则,使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到小区人口规模与景观带容量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设计的每个细节上充分考虑人的审美心理和行为特点。

4.3设计原理:自然是一种完美的生命图景。如果我们打乱自然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一切都将引起一场连锁反应,最终无法达到平衡。我们的理念就是提高人们保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的意识,并结合其好的方面来维持这一“平衡的生命周期”。

自然是一种完美的生命图景。如果我们打乱自然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一切都将引起一场连锁反应,最终无法达到平衡。我们的理念就是提高人们保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的意识,并结合其好的方面来维持这一“平衡的生命周期”。

4.4规划设计内容: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组织安排,由于场地形态和建筑的布局方式,整个社区景观分为主入口景区、动感娱乐区、泳池景观区、休闲主题区四大环境片区。

主入口景区:此区是社区的标志性景点,主要营造一种欢快、热闹、祥和的气氛。

动感娱乐区:此区是大门景观的延续,呼应大门的开阔气势,在空间肌理处理上更为简约细致。

休闲主题区:此区主要是满足人们停留、交往、聚会、观景、文化的需求,通过自然元素与硬质景观的巧妙渗透,创造亲近自然、享受艺术情趣、促进邻里关系的多元化景观空间。

4.5环境小品:果皮箱,木皮或仿木质,材料需要防腐,防火特别处理,美观坚固、易于清理。主干道及休息区域可适当多设一些,50m左右一处,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布置。

座椅或座凳,除与景观相结合布置的座椅处,可设置一些石料木料的休息座椅,要求造型新颖美观,坚固耐用、贴近自然,同时风格要与其他景观设施风格一致,保持统一。

4.6灯光工程

加强景区夜间照明,从点、线、面全方位处理,突出整体景观效果。标志性景观建筑或雕塑明点,通体照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时增加远距离,高强度的激光射灯,全面控制,聚焦。普通景观照明点,用彩灯勾勒轮廓,设两三处灯聚光照射。主要游览干道和观景平台、灯光照明,庭园灯与草坪灯或射灯结合,在保证亮度的情况下要求光线柔和自然、色彩清新。

5.总结

以现代设计主体为特点,体现了整洁简约的种植格局,突出了园区的景观与现代都市环境的完美和谐。从透露着自然气息的滨水区域到充满现代感的园区空间,简洁大方的种植格调于住宅庭院随处可见,让置身其中的住户能自然地找到家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吴林春、丁金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绿化设计的思考》.建筑知识.2002.

作者简介:

冉广林,男(1972.9――),汉族,重庆万州人,副教授,建筑/园林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研究。

上一篇:浅议电力系统高压电气实验 下一篇:浅谈思政工作对煤企安保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