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30 01:23:08

不同时期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比较研究

摘要: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他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相关言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比较明确地阐述了异化思想,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借助于异化,完成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历史的科学描绘,同时实现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手稿;意识形态

一、异化的哲学含义

在哲学中,异化指的是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主体自身。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观念自身。异化是绝对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退化,是思维的对象化、物化、客观化,是对对象、客体的认识和改造。

费尔巴哈认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存在的人,理性、意志、感情是人的本质,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理性迷误的产物。神是自我异化的人,人的宗教是人的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与表现,是人对苦难与欢乐以异化的方式进行的投射,神是人的创造;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把自己的本质集中起来转移到上帝身上,将上帝确立为崇拜的对象。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在本文中简称为《手稿》),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他批判了黑格尔把异化与对象化等同,把扬弃一切异化看作扬弃一切对象化,在思维中占有对象的错误观点。他深刻地指出费尔巴哈只把异化的批判停留在宗教上,而不触及社会政治问题。马克思对于异化主体的理解,既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或“自我意识”,也不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社会的人,尤其是无产阶级。在克服异化的手段上,既不是黑格尔的纯思维过程,也不是费尔巴哈爱的说教,而是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的批判。这种异化观,大大超出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视野。由于异化劳动理论还是属于人本主义异化观,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看作理想化的劳动,而把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视为异化的劳动。这时期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以人的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人本主义的范围。

在《手稿》中,马克思高度赞扬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1](P.4)费尔巴哈从自然主义出发,假定了人有一种自然存在的或先在具有的使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类本质。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人把自己的本质给了上帝,自己成为上帝的奴仆,这就是人在宗教中的自我异化。他认为,只要消除了宗教观念,就能把人类的本质还给人,人就真正成为人了。费尔巴哈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抽象论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来考察宗教异化的。这一人本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现象。

(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P.52)这意味着工人生产的数量越多,能够消费的越少;创造的价值越多,自己越没有价值;产品越完美,自己越丑陋;劳动越强大,工人自身越软弱。马克思指出,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马克思通过分析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深刻现实。

(二)工人同生产活动相异。马克思认为工人不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还同他的生产行为相异化。劳动的外化表现在,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成了一种强制的活动,不是工人自愿的活动,这种劳动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而已。马克思通过揭露私有制下工人在生产活动中肉体和精神遭受折磨,人完全丧失自己,成了一种工具的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否定一面。

(三)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1](P.57)这样一来,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的身体和他的精神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的关系,推出了人的本质异化的结论。人的本质异化思想也是马克思整个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同资本家对立关系的经济根源。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既指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也指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马克思得出了如下结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P.61)马克思认为,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马克思认为,通过异化劳动,工人生产出资本家,生产出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借以异化的手段,即外化的实现。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的历史性,揭露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是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结果。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制的顶点、高峰和灭亡。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这种关系表明,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消灭异化劳动,使工人彻底解放出来。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从哲学研究走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对社会关系和生产劳动进行经济学的解剖,发现了物质生产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初步认识到社会物质关系对社会精神现象的重要性。他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也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立场。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了劳动与资本为什么会对立。由于资本家支配和统治劳动者,奴役和压迫劳动者,使得阶级矛盾始终无法得到调和。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

马克思在《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2]在本文中简称为《形态》)中对于费尔巴哈的态度由高度赞扬转变为严厉批判。他指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感觉,设定的实际上是“德国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继续发展并随着需要改变它的社会制度。费尔巴哈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2](P.22)

《手稿》列举了四种异化形式: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而在《形态》中,只剩下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手稿》的中心是劳动的异化,重点是劳动过程的异化。《形态》将异化扩展到人类的全部活动,既包括生产活动的异化,也包括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异化。《形态》不仅仅关注劳动者和劳动的关系,而且关注生产力、社会关系与上层建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态》将异化归为三个问题:(一)社会的异化,即人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怎样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二)个人在社会中如何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三)如何消除异化。

《形态》提出扬弃异化的两个实际的前提:一是要使异化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大多数人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世界相对立,这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二是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手稿》认为异化的消灭是以往全部生产活动和私有财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推论与《形态》中关于异化扬弃的两个实际前提的观点是一致的,是从生产到生产方式的范畴认识上的升华。《形态》的异化思想是《手稿》异化思想逻辑进程的必然结果,二者在异化的界定上都强调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是自身的产物的力量统治着人,而不是人驾驶着这种力量。这种力量又是由人们的共同活动形成的一种社会力量,既包括物对人的统治,也包括人对人的控制,实质上反映了人同劳动、劳动产品、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从人的历史存在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理解异化问题。马克思没有否定异化这一现象,肯定异化是一个普遍的经验事实,是现实生活中强大的力量。异化不是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分离,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一种存在方式。“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P.29)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产生是人们物质生活发展的结果。异化的根源在于强迫性的分工,在于私有制。异化不是永恒的社会现象,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随着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异化也将消灭。从《手稿》到《形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马克思的思想却有着明显的变化,他对异化的思考也经历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寻找幸福企业的基因 下一篇: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宗教社会功能观及当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