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评估”促进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改革

时间:2022-05-30 12:47:20

以“综合评估”促进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改革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行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试后,由于注重对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核,给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运用“综合评估”的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施“综合评估”考核方法的具体步骤

1. 制定“综合评估”考核目标的内容

思想政治课考核目标的内容,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统一。在制定考核目标的具体内容中,通常把知识考核目标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能力考核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觉悟目标则体现在认识问题和行为表现两方面,做到知和行的统一,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集中体现。此外,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社会调查的态度,关心时事政治的态度等,也应列为觉悟考核的内容。

2. 确立“综合评估”考核目标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即在收集、筛选、确定评估指标时,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要求,更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我们把知识、能力、觉悟的比例分别定为50%、40%、10%。

激励性原则。在“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时,利用评估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对学生持有较高的评价和期望,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积极参与评价。通过学生自评、读议小组的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民主评议的方法,最后评定学生的成绩。

可行性原则。确立的评估指标与方法,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使多数学生能接受,要容易掌握,容易操作,运用简便,不要繁琐。在确立知识、能力、觉悟三个项目中分别确立各自的评估因素,并分别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例如:知识方面,评估因素有预习、复习,课堂提问, 独立作业,期末口试、笔试等;能力方面,评估因素有五分钟演讲,论辩会,社会实践与撰写调查报告、小评论、小论文等;觉悟方面,评估因素有课堂学习的态度,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关心时政的态度,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态度等。

二、实施“综合评估”考核方法的应有尺度

1.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素质方面的教育,包括政治方向、立场、观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公民意识,行为规范与理论素质以及交往、实践、分析等能力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根据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就要寻找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而最终的评价应追求的是实施这个素质教育目标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通过对事物的评判,对是非的辨别,对价值的取向表现出来的,而这些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逐步表现出来的,而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素质。因此,考核评价应联系学生的行为表现,应考察学生在某一阶段内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行为表现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考试的结果。

2. 认知考核和思想行为考核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课考核评估的探索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观点,即把思想政治课上的行为表现与操行评定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误解。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评价就必须同与之相关的行为表现相联系,而不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整个思想行为表现,即大德育中的行为表现。虽然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是相通的,但不是等同,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评价终究不能替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只是整个学校大德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界定,与整个学校的大德育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有人认为,既然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可以等同起来,其实,思想政治课的行为表现与操行评定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在:评价对象都是学生,评价内容都与中学素质教育目标相联系,评价过程中都要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方式都是具体条目,结合平时记载在期末进行考核评价。不同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作为思想政治课考核范围的行为表现的成绩评定具有变动性,即评定的角度、项目、内容应根据学生年龄和所学课程的变化而变化。如高一的哲学常识的学习,就可以与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相联系,可从他们对某些事物的评判,对价值的取向上来评定;高二的经济常识的学习,就可以引导学生与经济活动中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教育相联系,树立健康的市场经济意识。而评定这两个年级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角度、项目、内容侧重点就不同。行为成绩评定,是测试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所讲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与知识点有关的思想素质状况,这与一段时期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行为考核要体现教材本身的目标要求,限制考核范围和制定考核标准。而操行评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根据中学生手则,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就此而言,不同年级学生的操行评定无太大的差别。

3. 精确性评价和模糊性评价相结合

在考核方式上,以单一的全闭卷考试方法转变为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试,这是考试方法改革的一大进步。它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注重学生运用、分析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今天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是否可以对开卷形式进行拓展,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以往的考核(包括开闭卷考试)比较重视精确领域,比较强调答案的客观性,而较少涉及学生的智慧、才能和创造力为主线的这一模糊领域的考核。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成绩应该是知识、品德、能力等诸要素的融合体,要把精确领域和模糊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要拓展开卷考试形式。因为不同年龄的学生,他们的层次和特点也不相同,兴趣特长也各不一样,如果用现在单一的小论文、演讲等形式,还不能真正评价出他们的真实水平,应在模糊领域拓宽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开卷考不一定局限在书面,可拓展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上,如,举办摄影展览、采访活动等。教师给学生提供知识背景,让他们获得更多信息,给他们提供实践结合,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根据思想政治课有关实践活动的要求,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基地联系,自己组织调查访问,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品德、能力等素质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这种把精确性与模糊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及能力素质(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上一篇: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价值功能及其适用 下一篇:广东省普通高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