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淡雅六月雪

时间:2022-05-29 11:31:54

六月,天津京剧院实验团来沪献演《六月雪》,听吕洋的两段著名程派唱段,哀怨低回,起伏跌宕,婉转绵延,大饱耳福。

《六月雪》又名《窦娥冤》,是程派的代表剧目之一。当年程砚秋的演出,红极一时,誉满剧坛。这两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延传至今,成为程派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段唱的是“二黄慢板”,窦娥被山阳县令胡里涂关入监狱后,她满怀悲愤地向禁婆叙说自己的冤屈和不幸:“实可恨张驴儿良心昧丧,买羊肚害婆婆一命身亡。害人者反害己徒劳妄想,他的母吃羊肚霎时断肠。狗奸贼仗男子出言无状,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不招认实难受无情拶棒,无情拶棒,为此事替婆婆认罪承当。”这一大段“二黄慢板”,是名副其实的“慢板”。八句唱词,足足唱了七分钟。好听就在于它的慢。吕洋的“慢板”,慢而不断,如泣如诉;“慢板”又是十足的低腔,曲折低回,幽咽凄婉,像涓涓细水,细如游丝,若断若续,达到“声断竟无究”的佳境。伴奏也是真正的“伴奏”,做到了李渔所说的“吹合宜低”,体现了“主行客随之妙”。一曲唱罢,催人泪下,赢得满堂喝彩。

第二段是窦娥问斩之前,在法场和婆婆生离死别时的大段抒情唱段。吕洋唱的是“反二黄”:“老婆婆你不必宽心话讲,媳妇我顷刻间命丧云阳!永不能奉甘旨承欢堂上,永不能与婆婆熬药煎汤;儿心内实难舍父母恩养,要相逢除非是大梦一场……”这一段唱,吕洋又用了近八分钟,细腻地展示了一位善良妇女此时此刻的心态。她临死前还想到别人,要求婆婆他日遇见父亲时,不要告诉她是冤死,而说自己是暴病身亡。吕洋的唱,以情用腔,以腔抒情,行腔吐字,字正腔圆,唱念准确,充分体现了程派艺术的端庄大气、深沉幽怨的特征和悲凉典雅的风格。程砚秋先生的嫡传弟子李蔷华看了吕洋的戏后,高兴地说:“这孩子学得中规中矩,路子走得正。”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当年看了程砚秋的戏后,写下了这样四句诗:“何必当年无定河,且听一曲眼前歌。座中掩面人多少,检我青袍泪独多。”听吕洋的两段唱,充分体现了她的演唱风格,低而不沉闷,委婉细腻,像秋菊一样淡雅,非常耐听。她的嗓音清脆优美,韵味纯正,具有节奏紧凑多变、旋律流畅优美、气质深沉凝重的特点。听吕洋的唱,实在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吕洋是天津京剧院实验团程派青衣,从4岁学艺以来,开始学的是梅派,后改学程派,是程派的第四代传人。她对程派艺术情有独钟,甘于寂寞,孜孜不倦地传承程派艺术,自喻为“程派艺术的唯美主义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程派艺术的核心是创新。程砚秋少年成名,但在变声期中得不到休息,嗓子唱坏了,出现了一种“鬼音”。“鬼音”原是其短,嗓音稍欠亮音,程砚秋下了一番苦功夫,变短为长。他多在闭口音上发挥,吸取了老生唱法中的“脑后音”的特点,将共鸣位置移后,用气提起来唱,在音色上用沉重代替脆音,以增强唱腔的力度、厚度的凝重感,从而形成了程派唱腔的独特风格。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程砚秋在观看别人学程派的演出时,对于某些学程派唱腔学得惟妙惟肖的演出,他的脸上几乎很少见到表情。但是,当他看到某个演员在艺术上表现出新的创造时,他总是抑制不住赞扬之情。他曾对著名文艺评论家冯牧说过:“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的条件,当一个演员不懂得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闯自己的路子,是最没有出息的。我如果当初只知按老师教的去唱,以后就不会有‘程派’。”吕洋的嗓音和形体条件都要比当年的程砚秋好。程派艺术有传人,这诚然是非常可喜的,但另一方面,仅仅“似”还是不够的。吕洋今年只有27岁,她的艺术之路还很长,前途无量。我希望吕洋在继承程派艺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新的创造发展;也希望天津京剧院能为她度身定制一台新戏,使程派艺术在21世纪注入新的生命。

上一篇:声乐演唱中情感体验探析 下一篇:你当麻雀我做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