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6金融改革共振点

时间:2022-05-29 10:42:24

聚焦2006金融改革共振点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金融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践改革、发展、创新的一年。

2006年是中国金融业开放之年,12月11日,我国将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承诺,中国金融业将更大范围地对外开放,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是机遇与挑战、竞争与发展。

2006年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年,宏观金融政策将以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为出发点,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有效、均衡、快速的发展。

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06年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工作会议召开,1月13日全国保险2006年工作会议召开,1月16日银监会2006年工作会议以及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在这些金融管理部门年度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中,可以寻找到2006年金融领域改革的共振点――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维护金融稳定。

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困局

人民银行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供应过剩,这使得利率面临着单方面向下的压力。在目前利率水平已经很低的情况下,我国极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这就对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以调控货币供应和信贷供应来实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货币政策方式受到严峻挑战。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深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供应量实际上是由货币当局和商业银行、企业、居民、国外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后者的力量越来越强。这正是货币当局常常不能如期“管住闸门”的原因。为此,货币政策应加强透明度。

同时,为减少过多的流动性,金融部门从源头和流向上也加强了合作。首先,外管局继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使市场形成合理的人民币价格预期,减少国际热钱的流入;同时将继续支持“走出去”的战略,放开国内资金走出去的限制,在外汇资产结构和流向上都将有所动作。

在资本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时,就是新股开闸之日,届时新股的发行和新的融资将会分流部分流动性。在渠道上,相关的法律为合规资金入市创造了条件。

保险资金2005年在股市上获利颇丰。2006年,保险资金在股市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将接近150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春节前保险资金获准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设立渤海产业投资基金。2006年,保险外汇资金将在海外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境外H股等投资品种上一展身手,并可采用一级市场申购(包括配售、定向配售和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配售)和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参与H股市场。这些都会缓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走向金融控股公司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控机制”是中央经济工作的指导精神。人民银行在2006年的工作任务中把“扎实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作为其第二重要的任务。就银行内部而言,在央行领导下的汇金公司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对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以及强化内控有着内在的天然使命。就外部监管而言,银监会将从监管层面对国有商业银行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控机制”的监管要求。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交、建两行相继在境外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对于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银监会2006年将出台《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引导改制银行着力更深层次的内部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值增长为目标、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加快落实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协议,推进合作成果和引进技术的转化。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外资银行互利共赢”是刘明康主席在2006年工作会议中就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表态。他透露,2006年银监会将适时修订《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监管法规,全面清理外资银行监管政策。

在外资纷至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时刻,为了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各类机构追捧的目标,而且在未来的版图中,银行系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将独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分析说。

金融控股公司将对分类监管产生严重的冲击。“首先是要立法,然后才涉及到如何具体监管,以及银、证、保三家如何协调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说。在没有现成相应法规的前提下,协调分类监管对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将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到底 重点企业股改年内基本完成

“要着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实现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转换”是证监会2006年四大任务的首要任务。尚福林要求2006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突破了制约市场其他各项改革的最大“瓶颈”,打开了资本市场后续制度变革的空间。股权分置问题得不到解决,资本市场很多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将无从谈起。

根据证监会会议精神,2006年将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尽快完成重点企业股改,年内基本完成股改;尽快推出包括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股票公开发行非上市、证券融资、证券衍生品管理等方面的配套规章,构建适应多种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的资本市场体系,为市场创新发展准备条件。

可以肯定,在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同时,无论是证券融资,还是证券衍生品,以及证券市场上的各类创新,都需要人民银行在相应领域进行相应的市场制度安排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合规资金的确认。

同样,股权分置改革取得突破的同时,券商、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等三大市场主体也在经历着蜕变。券商的整合与蜕变,正是由于人民银行安排汇金公司出手拯救一批券商才得以实现的。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信息披露、财务制度、管理层激励各个方面都需要相应监管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和政策。最近国资委对于管理层持股的新规,将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重点企业股改的完成起到积极作用。(摘自2006年2月6日《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一个单身小伙儿的理财案例 下一篇:金融调控应把握的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