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5-29 02:28:05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言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名教育家顾冷沅说著:“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鹅》这一课时,比较生动,富有情趣,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大白鹅、荷叶。使学生轻快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时抓住写鹅的样子和鹅浮在水中的情景,抓住“白毛”“红掌”“浮”“拨”“绿水”“情波”等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词语,并让学生边品析边轻声读,通过多读来理解“白,红,浮,拨,绿水,清波”等词的意思。这样收到的效果比老师多讲好得多。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p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总是自己学习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动。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争论中产生思维碰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此时,我请学生们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讲座后,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分析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最后,我在同学们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小朋友接受了一次入性的洗礼。

四、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有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他们的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既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棒,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就能完全学得好!”诸如此类学生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

上一篇:浅谈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下一篇:浅析MOOC在士官任职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