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5-29 02:09:54

【摘要】留置导尿管目前是协助临床诊断、观察尿量、解除患者排尿困难的基本手段。但留置导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留置导尿;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1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

1.1导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插管导尿是侵入性操作,常可导致尿道粘膜损伤;若无菌观念不强,尿管污染,可使细菌通过尿管直接种植在膀胱内,为细菌侵入及增殖创造了条件,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

1.2尿管留置时间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导尿管对人体是异物,当插入尿管并长期留置尿道膀胱内,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坏正常的生理环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岳素琴[1]在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了233例尿路感染病历,留置导尿占医院内尿路感染的66.5%。当天插尿管发生尿路感染占3.43%。留置导尿1天、2天、大于或等于14天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是6%、9%及91%。徐敏[2]调查30例留置导尿病人,3天菌尿发生率为26.7%,7天发生率为66.7%。10天发生率为93.3%。以上数据说明医院泌尿系感染与尿管保留时间有直接关系,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1.3护理因素:在导尿操作前,不注意手卫生,消毒不严格,操作不戴无菌手套或手套、无菌尿管被污染不更换均可将尿道口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操作过程中动作粗暴,造成尿道黏膜损伤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另外操作后宣教不到位,患者知识缺乏,自己强行拔管或随意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口等,也为尿路感染提供了机会。

1.4患者因素 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患者自己也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插管过程中患者躁动不安,导尿管触及尿道壁,或者未经医护人员允许自己强行拔管,导致尿道黏膜破溃,削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的抵抗作用。如果尿管未完全脱出时,患者或家属自行将尿管插入尿道,或引流管衔接处脱离时又擅自接回。这些都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

1.5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多。陈文良等[3]27例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14天,真菌性泌尿系感染率为53.57%。而且各种细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40%。说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

2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2.1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树立插入尿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对尿失禁女性患者可采用尿不湿,男性则采用中号保鲜袋接尿,更换时及时清洗会。对已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定时夹闭尿管,锻炼膀胱收缩功能力,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2.2导尿管的选择:插管前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尿路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插入动作要轻柔?目前广泛采用气囊硅胶尿管,对黏膜刺激小,气囊的内固定也避免了胶布外固定易污染及固定不牢的缺点。一般情况下每月更换1次。气囊导尿管的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4~6cm,要将气囊完全送人膀胱,必须见尿后将尿管插入6cm以上,再慢慢往回拉,这样气囊才不会因插入过浅而损伤尿道。在确定气囊完全进入膀胱时,根据患者情况,一般男性注入5~10ml生理盐水,女性注入10~15ml生理盐水,方能防止尿管脱出和尿漏。

2.3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尿管护理时操作要认真,特别是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须保持无菌,同时要保证见尿后再插入尿道的尿管应绝对无菌。留置期间若尿管脱出,应更换尿管重新留置。

2.4安全防护:操作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对躁动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取保护性约束。减少因知识缺乏而强行拔管造成尿道损伤。

2.5 减少或避免膀胱冲冼: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许可情况下鼓励多饮水,已达到多排尿,而进行生理性膀胱冲冼的目的,每日饮水不少于1 500~2 000 ml,平均每小时尿量50 ml左右。

2.6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尿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每次大便后应先清洁会,再及时消毒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管清洁无菌。

2.7 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尽量避免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头,从而减少感染机会。研究表明:普通集尿袋3天更换一次,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一次较合理。

2.8 保持引流尿液通畅: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管/引流袋弯曲受压,保持其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一旦发生尿道口污染,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综上所述,导尿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管;留置尿管后要严格进行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岳素秦.医院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58

[2]徐敏.留置导尿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68

[3]陈文良.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药杂志,2001(12):62

上一篇:牛宝生教授治疗红斑狼疮经验 下一篇: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