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分层次继续再教育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时间:2022-05-29 01:40:34

开展分层次继续再教育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9-2998-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目的是使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专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跟上护理学科的发展[1]。从2005~2007年我科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实施阶梯式继续教育,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坚持有效的考评考核,收到显著成效。

1 方法

1.1 科室成立专职培训小组:培训小组成员由科室护士长、科教学主任及护理骨干组成。由护士长全面负责、组织安排、分工,教学主任主要负责学科理论前沿知识的教学讲座,护理教学组长负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三基培训、理论考核、学分登记,优质服务组长负责情商、护士礼仪、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质量安全组长负责急救技能、急救流程、急救仪器使用培训。

1.2 分层次制定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是搞好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2]。新护士以巩固“三基知识”,规范基本护理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效完成本职岗位任务为主;对护师在学习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同时,以学习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对护理骨干则突出科研、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以知识更新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为主。护理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理论方面的培训内容以卫生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湖北省护理学会制定的《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操作篇》和我院制定的《护理常规》为蓝本,消化科护士必学理论:(1)消化道的解剖生理及运动理论。(2)消化科常见病人诊断治疗和护理。(3)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治疗检查原则及护理。(4)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5)养护理学。每月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小教员及考核时间。

1.3 分层次制定培训目标:5年内护士(下称低年资护士)通过科内培养能胜任消化科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护理专业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本科生年度内完成英文译文、疾病护理综述各1篇,大专生鼓励完成本科学历,毕业3年以上护士,年度完成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1篇。护师及以上职称的能胜任科室临床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护理专业水平,有科研、教学及管理能力,主管护师要求掌握本学科新业务新技术,年度完成护理论文2~3篇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副主任护师能协助护士长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年度完成论著1篇。

1.4 原则与要求

1.4.1 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教育由于存在师资观念老化、脱离临床、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等各种因素,导致护理学生毕业时并不能完全适应基本工作的要求,本科生虽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操作水平差。因此低年资护士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边工作边学习。(1)主要加强基础护理学习与考核:每月进行操作考核,并对涉及的知识进行提问,每季度进行理论书面考试。要求半年内完成静脉输液200例,留置针应用50例。(2)心理护理的学习:基础护理并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心理护理学的运用只停留在与病人“聊天”的阶段,科内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分析病人心理、缓解病人心理压力的能力。(3)健康教育能力:实行分床位管理病人,了解管辖病人从入到出整个过程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运用临床路径表格督促低年资护士完成病人健康教育,通过查看病历,病人满意度调查了解健康教育情况,护理文书书写能力。(4)掌握消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常规消化疾病内镜检查治疗及介入治疗的护理。(5)专科知识业务学习请科室教学主任讲课: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工作中不解的问题进行提问,寻求答案,促进医护交流利于工作开展。(6)加强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的培养。

1.4.2 高年资护士:此阶段护士已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其学历层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因此,训练内容应突出专科知识及技术操作、护理新理论及专科护理进展,培养她们总结经验、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护理专业活动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解剖学、检验学、营养学。高年资护士必须具备和掌握这些学科知识,对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评估、诊断并实施合适的护理措施。由护理骨干组织科室疑难护理病历讨论,教学大查房,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课,实行低年资护士与高年资护士“一对一”的带教,包括工作作风、技能操作、论文书写,每月进行“一对一”带教质量讲评,以“教”促“学”。除具有特定的教育制度来传授知识外(“一对一”带教、实习带教),还要有不断的实践经验积累,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知识的更新。

1.5 管理及考核办法

1.5.1 考核按院、科组织实施,各级人员依据学分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每天对上班人员掌握病情方面进行晨间提问,每月底对科室护士进行操作考核,每季度末对所学知识进行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及试卷交护理部存档,考核结果记入各级人员培训考核档案,作为人员培养使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

1.5.2 对参与带教、讲课的老师进行评定(内容全面完整性、授课技巧、普通话、先进性等几个方面评定),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护士给予Ⅱ类学分奖励。对完成护理论文书写并发表的护士给予精神奖励,并优先派出学习进修。

1.5.3 对工作细心、服务好、受病人表扬、团队精神强、善于堵工作中漏洞的护士给予Ⅱ类学分奖励。

1.5.4 每月对病人发放写有护士姓名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满意度上升及满意度高的护士给予Ⅱ类学分奖励。

2 体会

2.1 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高年资护士通过参与低年资护士及学生的带教、科内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均能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网络了解疾病的信息、查询最新护理动态。

2.2 提高了的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分层次制定学习内容考核标准,使目标明确,护士角色适应快。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参与率100%,合格率100%,护师以上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100%,护士继续教育学分达标率100%。高年资护师为了备一堂生动的课,上网的时间也多了,与医生的交流也多了,操作能力较差的护士主动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来科室训练穿刺技术和急救技能,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科室在全院的理论技术比武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2.3 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通过情商的培养,沟通技巧的培训,护士的服务意识得到提高,由以前的生、冷、硬改变到“我能为病人做什么?我为病人做了什么”,病人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到98.5%。

2.4 提高了科研教学能力:通过疑难病例讨论、上网查询资料、与医生的有效沟通,促使护士的知识不断更新,我科论文的书写率和发表率达95%以上,从以前的0~1篇提高到8~10篇,均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

参考文献:

[1] 陈茂勋,环晓峰,吴玲玉,等.我院实施分层次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6,6(8):45.

[2] 晏正兰,李 青,张 宜.把基层医院护士继续教育落到实处[J].中国护理管理,2005,5(3):25.

收稿日期:2007-05-10

上一篇:数字化输液牌在门诊输液室的运用 下一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