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需加强市场认知

时间:2022-05-29 12:20:17

电影业需加强市场认知

每一个长假来临之际,人们都盼望市场会出现新一轮的井喷盛况。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众多影片折戟沉沙,让不少片方的愿望再次落空。对很多影片投资商来说,不是竞争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太弱。

电影竞争的关键不在片方之间,而在与电影与其他娱乐方式之间的竞争。只要影片赢得观众青睐,影城的收入才会有着落,影片才能赚钱。整个行业都需要加强对市场的深入认识。市场早就教育我们,有两种题材或发生在两类主人公身上的故事很难讨得观众欢心:残疾人和体制内人身上的故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值观。前者不符合电影造梦的本性,后者缺乏足够吸引人的信息量。

国庆长假期间上映的《一路顺疯》,讲述一名医生的寻爱故事。医生属观众心目中的体制内职业,这个角色身上很难有观众期待的新鲜信息量。而医生的弟弟是一个残疾人,残疾人的故事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得以成功。另一部《全民目击》,两位主要角色是律师,属于体制内的职业范畴,人们的关注度并不高。这才是造成《全民目击》市场表现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

客观来看,《全民目击》的软肋正是因为塑造了律师这一体制内的,又符合主流价值的形象。影片既从律师的角度捍卫了中产阶级价值观,又企图让一个流氓暴发户回归具备慈善品德的中产阶级,而令很多观众不爽。诸如之前的《忠烈杨家将》,以及国庆档上映的《逃出生天》《白狐》《神奇》《金刚王之生死救赎》等这样无法达到票房预期的影片,均败在对市场的研究不够深入。《忠烈杨家将》的主要出品方,曾因为推出过《叶问2》而名声大噪;《金刚王之生死救赎》则由两部《画皮》的幕后团队打造。这样的冰火两重天值得业界深思。

目前,国内的银幕数已经突破1.7万块了,年底又将是影城开业的又一个高峰期,而且今年全年的观影人次将突破6亿人次。市场对影片的期待非常迫切,尤其是符合观众观影需求的影片。诚然,掌握市场规律并非易事。但深入研究市场规律有两个重要出口,一是研究观众喜好,一是研究市场营销。前者属产品范畴,凡准确捕捉到人性本身特点的影片,能够真实反映当下的生活矛盾和社会变迁,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我们的社会已进入到价值观时代,人们普遍在思考生活的方向,真实反映人性在当下的纠结,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说到底,一部电影的市场结果,源自产品本身。这是乔布斯对“苹果”的思考,也是高尔泰对美学的思考,更是是我们今天对电影的思考。

最近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电影,从《人再囧途之泰》《厨子戏子痞子》《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到备受争议的《小时代》,无一不在表现那些追求人性张扬的主人公。他们无一例外地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与追捧。当然,表现这样的人物并非跳出体制外寻找故事和人物如此简单,它还意味着不同以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包括编剧和导演对人性的真正了解和感悟。国内电影业对这些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上一篇:市场的残酷 下一篇:发挥媒体属性,强化品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