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德的“崇高论”

时间:2022-05-29 10:00:53

【摘 要】“崇高”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也是特有的范畴。许多哲学家美学家都对崇高进行了论述: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康德则通过对崇高的论述的除了“美是道德理念的象征”的结论。康德的“崇高论”在对前人进行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崇高的内涵,对西方哲学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康德;崇高;道德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一个特定的范畴,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朗基努斯把“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明确提出后,就有不少美学家对崇高进行了讨论。在崇高提出之前,人们所认为的美是优美,与丑相对。优美,是实践主体与客体和谐统一而显现出来的美。然而,崇高的提出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观念。崇高感的特点是,它作为一种庄严的美和雄浑的美,与优美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崇高与优美一样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崇高与优美的区别就在于优美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在对象世界中的和谐统一。

在西方美学史上,对崇高的论述是从朗吉弩斯开始的。朗吉弩斯论述崇高的目的在于指出希腊罗马古典作品中的“崇高”品质,引导读者去向古典学习。在这里,他把崇高与主体联系在一起,康德对崇高的论述也收到了朗吉弩斯的部分影响。朗吉弩斯对崇高的讨论只局限于语言修辞学,而真正奠定了作为近代美学范畴的“崇高”概念的基础的是18世纪的柏克。在《崇高与美》中,他把人性划分成自我保存和社会交往两种倾向,对自我保存构成威胁引起痛苦和恐惧的事物就是崇高的对象。

在西方美学史中,研究崇高最有影响力的美学家应当是康德。在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里,《判断力批判》是连接《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一条线。《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知识的功能,即哲学;《实践理性批判》研究意志的功能,即伦理学。知性与人的实践之间无法产生联系,因此在这两个批判之间就产生了一条鸿沟。在《判断力批判》里康德专门论述了崇高,填补了二者之间的那条鸿沟。“现象界”和“物自体”是康德哲学体系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这两个概念是没有联系相互割裂的,从而也就使得知识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无法建立联系。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提到了“道德法则”,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现象界和物自体两者之间的中介。正是基于此,在对崇高进行分析时,康德了在“美的分析”中所得出的形式主义的结论,得出了“美是道德理念的象征”的结论。作为审美范畴之一的崇高就能激发存在于主体心灵之中的崇高感。

在对崇高进行论述时,康德首先比较了美与崇高的异同。他认为,美和崇高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无利害的无需概念而普遍让人喜欢主观的和目的性以及必然性。美被当做一个知性概念,是可以把握的;但由于崇高的无限制无形式,它是无法把握的。对象的体积无限大,威力巨大,不能被完整直观形成合适的形式,知解力便无能为力,不得不求助于理性,理性赋予想象力以无限,从而产生崇高感。康德说:“崇高这则被当做一个同样的理性概念的展现”。“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因此,崇高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崇高感不同于美感,美感是一种直接的促进生命的情感,而崇高感中则包含着惊赞和敬重,可以被称为一种消极的愉快。其次,这种是在瞬间产生的。康德把美看作是对有限形式的超越,而把崇高看做是在有限形式中对形式丧失的超越。美能够引起人们对自由的情感体验,但是它必须依靠形式来进行,因而人们把传统的美称之为“优美”,它是平和的直接的;崇高引起人们对自由的情感体验依靠的是打破现象的形式,在康德看来这种无形式是存在于“先验世界”当中的。在这一点上,康德似乎与朗吉弩斯“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他们最终都把崇高归为主体,都陷入了唯心主义。

在讨论过崇高与美的区别后,康德说“作为审美的反思性判断力的判断,无论是对崇高者地愉悦,还是对美者的愉悦,都必须在量上表现为普遍有效的,在质上表现为无兴趣的,在关系上表现出主观的合目的性,在模态上把这种主观的合目的性表现为必然的。”因此,康德从量开始划分了崇高,即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从康德的论述中可以知道,我们无法说一个对象是绝对的大或者绝对的小。因此,对对象的形式源自我们对对象的把握。通过数目概念所作的大小估量是数学的,就是“数学的崇高”,而在审美判断中作为对我们没有强制力的威力来看,就是力学上的崇高。康德都强调主体的内心,“崇高不在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在于我们的心理,当我们能够自觉到我们超越着心内的自然和外面的自然。”崇高感是一种痛感,当我们无法从现象界找到“绝对的大”和“绝对的小”时,会使我们内心感到恐惧。当对象以“绝对的威力”使我们无法去获得它时,我们也会受到伤害。但这种恐惧和伤害又是如何让我们感到崇高的呢?

崇高作为康德目的论判断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必然是指向自由。“对于理性观念企望和努力,对我们正是规律。这对我们就是规律,并且属于我们的使命,一切在自然界里对我们作为大的对象,在和那理性的观念相比较时,将被估量为小。而在这我们心里将被激起的超越性的使命的感觉,和那规律恰相应合着。”因此,崇高是想象力在评判自然界时借助理性的理念在自己心中激发产生的自由感无限感,它战胜了自然界中恐惧的力量,显示了人的理性精神和道德力量的伟大,彰显了人的物自体性和自由性。面对一个能唤起崇高感的对象,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似乎无能为力,但同时我们又能意识到自身还存在一种能力,康德称之为“超感性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能够使我们在痛感之后感受到崇高感,从而是人类自身迈向自由。人类的本性就在于理性以及使用理性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和社会,最终使人类成为自由的存在。康德所谓“美是道德的象征”以及他论崇高的意义就在于此。崇高是唤醒人通往自由人的途径,而崇高存在于主体心灵之中,需要用道德法则去维护。因此,康德也十分重视道德实践。大善即美,大美即善。高尚的道德须与美好的感情相伴,美好的感情也不能缺少高尚的道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审美判断力批判”最后说:“美是德性-善的象征”,与早期对美与善的关系的看法一脉相承。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通过对理性的自我批判完成的更高层次上的超越。

康德谈论的“崇高”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逻辑阶段的发展。朗吉弩斯是西方哲学史中第一个论及崇高的哲学家,他把希腊文学看作是最高的崇高,把神上帝作为崇高的实体;柏克则把崇高作为人生理或心理的感觉,康德则调和了二者地对立。他首先认为崇高是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来自于主体的心灵,由痛感转化而来。第二,康德的崇高带有道德的内涵,正是他对崇高的分析论述,得出了“美是道德理念的象征”,摆脱了早期的形式主义的倾向。崇高在康德这里显示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和道德精神。

康德的崇高论在美学史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西方美学史上,他首次对崇高范畴做出了如此全面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和界定,并在他所建立的先验哲学体系中,将其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确立了下来,对后来的哲学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上一篇: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下一篇:对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废弃原因的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