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的深化设计与规范化操作

时间:2022-05-29 08:01:32

建筑智能化的深化设计与规范化操作

摘要: 中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兴起智能建筑的浪潮,1997 年随着智能化住宅的兴起,智能建筑的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今就智能建筑深化设计与规范化操作谈谈作者的意见,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深化设计 规范化操作

中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兴起智能建筑的浪潮,1997 年随着智能化住宅的兴起,智能建筑的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今就建筑智能化深化设计与规范化操作谈谈作者的意见,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为了规范市场,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智能化专家委员会,根据当地的实情,对智能化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进行规范和引导,使智能化系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制定智能建筑的工程建设规范

智能化系统涉及到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需要制定相关的工程建设规范,以便在工程建设中,业主、设计人员、承包商等可以用统一的语言进行交流。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产品的寿命大概在两年半左右,不易进行所谓的“标准”的制定。国内有的地方制定了所谓的标准,最新出的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如果按其标准是不能应用的,有人提出不断地修正其标准,修正需要时间,高科技产品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等待的,建议根据智能建筑的各项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功能、安装和验收规范,每个系统对管线的预留、安装时的强弱电的要求是互通的,对设备不要作出规定,建设智能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达到相应的功能,建议从功能上对智能建筑的各项规定进行规范,以便大家有一个参照标准。

2、智能建筑的深化设计与运作

智能建筑的设计大体有以下几种:

(1)新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

(2)旧建筑物的智能化改造;

(3)社区的智能化设计。

不管是哪种智能化设计,从中国的国情、甲方的利益、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甲方的需求(性价比)和外部条件的调研,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实施步骤。由甲方牵头,委托智能化专家委员会,根据甲方所能接受的价格,配备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实施步骤,以此为依据,写出标书。

(2)智能化系统方案和设备招标,确定系统集成商。招标委员会由甲方和相关专家组成,对智能化系统方案和设备进行评标,确定系统集成商。

(3)由系统集成商拿出智能化设计方案,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由甲方组织,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协商,由设计院将智能系统设计到设计蓝图中去,设计院设计出的智能化系统,由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共同审核签章通过,智能化设计方面的责任由系统集成商承担。

只有系统集成商对所采用的方案和设备最了解,由它们进行深化设计是最合理的,一个系统集成商如果只会进行施工,而没有设计能力,可以说这样的系统集成商一般是做不出好的智能化系统的。但是中国的传统是由设计院设计一切,如果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图单独出来,这样,就多出了一个设计单位,给后面的施工、监理配合带来不便。本文建议由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由甲方组织,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协商,由设计院将智能系统设计到设计蓝图中去,这样既保证了智能化设计的完整性,又便于和传统的施工、监理配合。

(4)由甲方组织,系统集成商和监理单位协商,培训监理单位,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

(5)施工、调试:由智能化专家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重点保证智能化工程科技含量落实和工程质量达标。

(6)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培训:在系统调试阶段就进行。

(7)试运行。

(8)测试、验收:开发建设单位组织智能化专家委员会和业主代表对系统进行验收。

(9)投入运行。

3、智能建筑规范化操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电业等行业管理,技术涉及自控、通信、计算机、电子、传感器、机械等领域,因此必须成立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由政府牵头,起草本地的智能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评估规范。并对设计、总承包商和智能化物业管理的资质进行认证和复核。

(1)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很重要,一定要由业内资深人士组成,否则,会对市场产生误导,给国家和业主造成极大的损失。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工程项目,专家委员会里的委员必须是从事智能化系统研发和工程项目出身的,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的常务专家应该是智能化各个领域里的娇娇者,不仅具有理论水平,而且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或工程经验,在指寻方向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地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专家要能在工程审验过程中看出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要多吸纳一些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人才进智能化专家委员会。

(2)网络建设问题。现在有许多公司自己没有城域网,又吹嘘由它建设的高速小区局域网,能解决上网的“瓶颈”问题,实际上常常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先分析一下上网慢的原因。美国上网用户占总人口的35%,台湾占15%,广东按1999年5月份的40 万户算,只占2%。在网络闲置率高的同时,广东网络还存在网络经常“塞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接入网带宽过窄,许多用户上网的等待时间超过使用时间。美国局域网的容量是20Gbps,接入网一般是45Mbps,一条线一般不超过300个用户;广东5“珠三角”的网络容量为2.5Gbps,接入网一般是4M-7Mbps,一条线常常要带上千个用户,这就难免出现骨干网上闲置,接入网上堵塞的现象。

为了解决网络“塞车”问题,必须将接入网建成为一个“高速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网络通信的用户接入已成为制约全网发展的瓶颈。目前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如用于金属对绞线的56KPS PCM 调制解调器和xDSL、用于同轴电缆的HFC 系统、宽带无线接人系统和小区高速局域网接入系统等,这些接入技术各有特点,根据不同国情,不同应用场合,可以灵活选用。

用户如采用金属对绞线的56KPS PCM 调制解调器,显然不能满足用户对多媒体的需求,如采用xDSL 接入,就需要在用户端和局端两头增加设备,造价高,由于各种原因,电信部门现在不推行这种方案。无线网络同有线网络比较,带宽低、价格高、稳定性差、接通率低,同样的数据传输量,价格要高许多。在智能化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中,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两种:(1)在智能化社区内建一个高速局域网,然后与外界相连;(2)采用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作为智能化社区高速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接入网。

在小区内建高速局域网,如果和城域网的连接带宽不够,照样解决不了瓶颈问题,如果租城域网的出口,速度低解决不了问题,速度高又承受不了价格,一个2M 的口,一个月要花1 万多。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没有城域网的公司在小区内建高速小区局域网,是解决不了上网的“瓶颈”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政府出面,开放城域网的建设市场,加速电信和广电的企业化运作。使接入费用降下来才有可能。

(3)建智能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业主所用,智能建筑的建设成败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设计单位、承包商、物业管理公司。建议对设计单位、承包商和物业公司进行智能化的量化管理,在现有的规定中,加上这样一个条款:每年对上述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考试,合格者发放相应的证书(有效期为两年),当合格者达到一定的数目后,此单位才有权申请智能化资质。每三年对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合格者保留,不合格者予以取缔。

现在有许多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拿到智能建筑设计证书和智能建筑总承包商证书,但是它们对智能化系统并不了解,设计和建造出来的智能化系统让业主吃尽苦头,有的公司在申请的时候,具备从事智能化的实力,过一段时间,相关人员的流动又使他们不具备条件,采用考试和复核制度,可以有效地存优去劣,净化这个市场。

(4)在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一点的是给物业公司制定-套智能化管理的资质规范,广东地区的物业管理还比较规范,全国很多地方的物业管理水平较低,有许多智能化系统建好以后,由于物业管理跟不上,最后用不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叹,全国真正象样、能拿出来看的智能化系统没有几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结束语

中国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一定要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加强中国智能建筑的软硬件建设,使业主真正地享受智能建筑所带来的便利,真正能体会到智能建筑使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所发生的质的飞跃。

上一篇:试论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下一篇:中国动漫产业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