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 高血脂的那些事

时间:2022-05-29 02:59:07

经常夸别人,血脂更平稳

文/李静

对饱受高血脂困扰的人来说,英国《每日邮报》前段时间报道的一项新研究给了好建议,经常夸奖别人,有助于积极控制血脂。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近1000名年龄在40-70岁的人进行了问卷评估。结果发现,心态积极乐观,凡事往好处想,以及经常夸奖他人的参试者,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较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水平则更高。具体来说,通过问卷反映出来的“乐观值”每增加5点,每毫升血液中约增加1毫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研究人员解释说,乐天派的人更愿意与人交流,在赞扬他人的同时,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肯定。这种保护因素,可能使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3%左右。

吃一次炸鸡,血里就“漂油”

浸在油里炸、过油好几遍的菜最好不碰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内科教授 李小梅

“这小孩胖嘟嘟的,真可爱!”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可对心血管医生来说,这样的夸奖并不值得炫耀或窃喜。

国内外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很多起源于儿童期,甚至是婴幼儿和胎儿时期。而高血脂是罪魁祸首之一。动物实验发现,从小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后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就能达到约44%,6周后达到62%左右,8周后可达接近80%,随着时间延长,损伤面积越来越严重。人的血管同样如此,如果不从小加以控制,过高的血脂会一点点地堵住血管,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爆炸”。

很多家长却想当然地认为,小孩可塑性强、好恢复,大一点再注意不迟。等发展成肥胖、高脂血症时再重视,已经为时已晚。有一个“小胖墩”,特别喜欢吃洋快餐,头一天刚吃了两大份炸鸡,结果第二天抽血化验,试管里都能看见漂着一层“油”。

因此,预防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越早越好。饮食干预对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可以逆转的。那些浸在油里炸、过油好几遍的菜最好不碰,以免养成口味重、好油喜咸的不良习惯。炒菜时可以适当放点橄榄油,搭配瘦肉、鱼肉等,既能保证营养,脂肪也不会超标。饮食尽量多样化,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最好每天都补充一些。

血脂高 骨头脆

文/辛晶

据《科学日报》近期报道,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血液中如果含有过多的脂肪,容易造成骨质流失,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大大增高。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06名19岁到45岁有肥胖问题的男女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改变了以往分析内脏脂肪与骨质密度是否有关系的传统,而是观测骨髓中的脂肪量。结果显示,通过观测骨髓中的脂肪量发现,在综合考虑体质指数、年龄以及运动状态的情况下,肝脏、肌肉组织、血液中含有的脂肪越多,骨髓脂肪量往往也越高。

研究人员分析,肥胖者的脊椎里“填满”的脂肪会使骨头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会增高。肥胖不仅影响形象,还是骨头硬朗的重大隐患。

吸烟也会升血脂

尼古丁、一氧化碳严重扰乱肝脏脂肪代谢

文/王艳

烟民老李最近被查出冠心病、高血脂,他有些想不通,自己吃饭不算油腻,活动量也不小,怎么会得这些病。医生告诉老李,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他每天吸的那两包烟上。老李听了更想不通,吸烟咋会影响血脂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周玉杰告诉笔者,人体中的胆固醇30%是通过食物摄取的,70%由肝脏合成。因此,很多血脂异常是肝脏内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烟草就是扰乱肝脏内脂肪代谢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玉杰说,很多烟民都有一个误区,认为烟草只会吸入肺中,影响呼吸系统,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肺部也有很多血管,通过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就会跑到血管中,干扰血液中脂肪代谢。特别是一氧化碳还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肝脏,降低肝脏内脂肪代谢,使游离脂肪酸增加,从而升高血脂。

国外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者血液内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高达10%-20%,导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通常比不吸烟者高10%-15%。此外,吸烟的人“好胆固醇”(HDL-C)比不吸烟者低0.13-0.23毫摩尔/升。

但值得庆幸的是,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现已证实,吸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的伤害是可逆的。只要能尽快戒烟,危险程度会迅速下降。戒烟一年后,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与不吸烟者相当。此外,戒烟还能提高好胆固醇水平,一年后可增至不吸烟者水平。

血脂高,常捏握力球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 周滔

如今,上班对着电脑、下班忙着吃喝的人日益增多。加上疏于锻炼,很多人体重超标,血脂也亮起了“红灯”。

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血液流动缓慢,使体内形成血栓高发的环境。此外,不少都市白领长时间久坐,肢体很少大幅度活动,进一步加重了高血脂和血栓的危险。

对这类高危人群来说,最好“能动则动”。哪怕没有功夫抽出专门的运动时间去健身,也要动动脑筋,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随时随地做一些小动作弥补。只要能促进血液循环,就是有效的活动。

每坐1-2个小时,最好起身走动一下,伸个懒腰、甩甩胳膊等。也可以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原地活动四肢,比如转脚踝、抬脚跟、翘脚尖等,每个动作坚持30秒以上,促进小腿的肌肉群收缩;缓慢抬起膝关节,尽量往胸部靠近,以锻炼大腿肌肉群;或者像骑自行车那样原地踩踏,并适当拍打、按摩腿部。

此外,一些运动小器材也能帮助身体活动,比如握力球(也叫减压球)、握力棒等。它们虽然体积不大,却能通过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让人抓在手掌里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紧握慢张。每次捏20次左右,可使上肢的肌肉群协调活动,在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还能活动关节,增强心脏收缩力,并有利于镇静和舒缓心情。而且这些小物件方便随身携带,无论上班路上、出差途中等,都会成为督促你锻炼的好帮手。

血脂指标不能一刀切

因人而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

文/王艳

血管健康离不开对血脂的防控,我们在了解自己血管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还要明确血脂的控制目标。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今年“518·血管健康日”的主题是“控制胆固醇,心中有‘数’”。这个“数”是指不同危险人群LDL-C的控制目标。

血管健康是有颜色的

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介绍说,国际上普遍用“赤橙黄绿”来提示血管健康程度:红色表示极高危、橙色表示高危、黄色表示中危、绿色表示低危。没有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属于安全、低危范围,即绿色地带;但是一旦具备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超重,男性年龄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中的一个马上升级到黄色地带;如果有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或慢性肾脏病,冠心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糖尿病等疾病中的任何一种,就进入了高危的橙色地带;如果发生过心梗,或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这类人属于极高危,即红色地带。赤橙黄绿,分别代表了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警示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血脂,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根据不同颜色采取差别化的预防措施,可使突发病人“防患于未然”。

两个总统,两个指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刘梅林告诉笔者,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颜色”(危险程度)后,就可以根据不同颜色判断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目标。绿色地带人群不高于4.14毫摩尔/升;黄色不高于3.37毫摩尔/升;橙色不高于2.59毫摩尔/升;红色不高于2.07毫摩尔/升。

刘梅林教授举了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的两位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如果同时拿到血脂化验单,他们判断LDL-C是否正常的指标是不一样的。如果两个人都是3.2毫摩尔/升,对于奥巴马是正常的,但对于克林顿则是不正常的。因为克林顿患过心梗,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介入手术,正常的LDL-C应该小于2.07;而奥巴马没有心血管问题,不用降得太低。

一刀切延误救治时机

胡大一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各医院使用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以正常人标准为参考值,这种“一刀切”的参考范围让很多心血管高危人群误以为自己血脂水平正常,延误就医时机。例如,橙色风险的冠心病、脑卒中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众多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化验单上的箭头仅表示血脂水平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住了,但并不代表风险消失。若不持续控制,LDL-C继续合成累积,斑块还会出现,使血管变得脆弱易破。胡大一教授呼吁,这种一刀切的状况应早日改变,尽快实行血脂化验单的改革。

查出血脂异常后,降低LDL-C是首要目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茁说,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他汀类降脂药是首选药物。

锻炼4周,血脂就改善

文/李海梅

运动贵在坚持,可坚持多久才见效呢?近期,发表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醒,对多数“小胖墩”来说,坚持1个月有氧运动,血脂就会降。

上海体育学院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平均年龄13岁、体重超标或肥胖的青少年。参试者参加了为期4周的夏令营,每天有计划地进行2次有氧运动,每次1-2小时,同时结合营养配餐、规律起居等。结果发现,强化锻炼4周后,“小胖墩”们的体重、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均有改善。具体来说,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下降3个单位左右,体脂率下降5%-10%,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等指标也有所好转。

研究人员提醒,对“三高”的高危人群来说,运动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以坚持,其对健康的好处很快就能见效,并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控不好胰腺遭殃

南京鼓楼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 顾勤

很多人拿血脂高不当回事,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就不注意控制。

事实上,得了高血脂症并不是小事,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胰腺炎就是其中一种。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以往常见的原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或暴饮暴食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血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认为,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胰腺炎会引发腹部剧痛,甚至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高脂血症不仅会导致胰腺炎,还会引起脑梗、心梗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一旦发现血脂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将血脂降下来。

日常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方面要管住嘴,严格控制饮食,尽量不吃或少吃含高脂肪和糖分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等。另一方面要进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此外,不要忽视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经发生胰腺炎的患者,痊愈后更应谨慎地控制好血脂水平,否则很容易复发。

上一篇:“脑瘫神童”对数字过目不忘 心算能力特异常人... 下一篇:从头到脚做操 全身都得锻炼/脚部运动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