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下井体现“中国特色”

时间:2022-05-29 02:11:55

领导下井体现“中国特色”

10月7日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将正式开始施行。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通过任何方式替代矿领导下井代班的现象,都要严肃处理。

煤矿安全无小事,工人是企业的主人,人命关天。许多事实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矿难都与管理不善有关。矿领导带班下井履行职责,主要是对现场管理的督促、指导和加强。只要煤矿领导坚持带班下井,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当煤矿发现严重险情时,带班领导在采取立即停产、排除隐患、组织撤人等紧急处置措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矿领导下井是为了与矿工“共生”,矿领导下井带班, 从井上走到井下,有利于强化煤矿领导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共生意识,倒逼企业及企业领导将矿井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激发广大矿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让矿井安全生产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坚实保障。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的指导思想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各级煤矿领导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但此规定的出台,舆论界对此褒贬不一。

轻视“领导下井”之作用的同志认为,这么多的煤矿事故发生,关键在于制度出了问题。是吗?我们的制度还少吗,看看一些煤矿,有几家没有厚厚的制度,之所以会发生事故,就是因为他们把制度当儿戏了。在中国,制度是人制定的,而制定了制度是一回事,执行却又是一回事。这也是“中国特色”。

说实在的,我们不能说大多数领导“瞧不起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接触。问题在于,他们没有这种与群众联系(接触)的约束,更谈不上自觉了。现在规定“领导下井”,让领导到井下去看一看,与工人师傅接触一下,交谈一下,相信大多数领导会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也会产生解决“现场问题”的动力,在中国,这是几十年来形之有效的“领导方法’’,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执政方法。

包括煤矿领导在内的一些领导 “眼睛向上”,仅仅是“对上负责”,心中没有“群众观念”。从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很多煤矿领导根本不了解井下情况,不知道工人群众是怎样工作和劳累的。他们高高在上,听汇报,说汇报,文件来文件去,会上说会下讲,整天“空对空”。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当然,一些同志轻视“领导下井”的作用,可以用“外国的经验”来比较,说是那边的煤矿如何地安全,只因管理体制和机制如何之“好”。这个“分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经验一定能“拿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道理可不能忘了。人家的经验,是由人家的国情所产生的,中国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但不可照搬。解决中国的煤矿问题,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国方针。

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许多事实和实践经验表明,只要煤矿领导坚持带班下井,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要提升制度的执行力,让下井成为矿领导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事情。要落实责任,谁主管谁负责。此外,加强工人层面的自觉监督,切实把煤矿事故总量压下来、把重特大事故遏制住,有力维护广大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上一篇:加快城镇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下一篇:骆琳会见挪威劳动事务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