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起重机检验中的若干问题的处理

时间:2022-05-28 11:31:45

浅析起重机检验中的若干问题的处理

摘 要:安装检验工作是塔式起重机使用前的重要环节。由于近年来国家对特种设备非常重视,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塔式起重机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本文只是就安装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安装检验;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D401 文献标识码:A

1 塔式起重机常见问题分析

1.1 护圈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检验评定规程》DBJ/T15-73-2010(以下简称评定规程)第4.1.6条和《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以下简称安全规程)第4.3.4、4.3.5条规定“高于地面2m以上的直梯应设置护圈.当梯子设于塔身内部,塔身结构满足以下条件,且侧面结构不允许直径为600mm的球体穿过时,可不设护圈.或梯子沿塔身对角线方向布置,边长≤1100mm”。

我们所接触的塔身标准节一般为正方形,截面为1.8m×1.8m,有少部分1.6m×1.6m或2.0m×2.0m,我们亲身体验中,在沿直梯往上攀爬时,1.8m×1.8m截面,最大位置空间只有1m,有时为了加强塔身的刚性,还会焊接加强杆,使局部空间可以更小,制造厂一般将标准节焊接成一个刚性整体,通常都焊有休息平台或操作平台。如果在这样的塔身上增设护圈,人员不便于攀爬出护圈,对检查或紧固联接螺栓造成严重的阻碍。

1.2 爬升装置防脱

检规第4.5.5条和安规第6.1.1条规定:“自升式塔机应具有防止塔身在正常加节、降节作业时,爬升装置从塔身支承中或油缸端头从其连接结构中自行非人为操作脱出的功能。”这条要求在安规94版规范中没有提出,所以很多旧机都没有此项功能,根据检规的规定,重复两次出现的不合格项目超过1项,则检验评定为不合格。如果严格执行此项规定,则很多这样的塔机被判不合格不能投入使用,如果从经济角度考虑,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浪费。事实上一台塔机从出厂到报废,它是经过10年或更多年限的使用,从安全角度去判断它的报废。如果说因一个项目的原因让它不再使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这个项目的改造面广而量大,制造厂都难以解决,个人认为适当给一个解决的办法,在某个时期之前生产的塔机不作此项要求,但应作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弥补缺陷。

1.3 高强度螺栓联接

检规第5.3.3条和安规第4.2.2.4条规定“主要受力结构件的螺栓连接部位应采用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应有性能等级符号标识,其型号、规格及数量应符合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且无缺件、裂纹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采用扭矩扳手或专用扳手按装配技术要求拧紧,螺纹应露出1~3扣。”

高强度螺栓联接,我们在检测过程中遇到问题最多,标准节螺栓翻松、预紧力不足。针对此类问题在《塔吊标准节两种联接方式的利弊分析与对策》一文中论述过,高强度的螺栓要求的预紧力很大,按现制造厂提供的工具扳手以及空间作业环境,显然难以达到此项要求,同时高强度的螺栓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一个螺栓几百元,让机主难以承受这笔不菲的费用,是否重复使用也无法判定。我认为还是制造厂的原因,本身设计的因素,高强度的螺栓从塔身标准节制造的角度来看,制造公差要求不大,加工容易。而采用可靠性比较大的销轴联接时,制造公差以及安装配精度要求高,所以很多制造厂从自身的角度考虑多采用高强度螺栓,有时单纯从操作人员素质上去评价的话,也是不公平的。

1.4 附着装置证明

检规第5.4.2条规定“在塔机上安装的附着框架、附着杆应有原制造厂的制造证明。特殊情况,需要另行制造时,应有专业制造厂开具的制造证明,且其资质等级不应低于原制造厂。”

附着装置是塔身升顶加节后一个重要的安全支撑装置。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现实情况是制造厂出具的所谓制造证明,只是个应付检查而已。大部分的都是由现场制作,制作更多的是靠经验来完成。而很多说明书都没有就附着杆作出具体的要求和尺寸标注。

1.5 制动器设置

检规第5.5.10条规定“塔机的起升、回转、变幅、行走机构都应配备制动器。起升机构、变幅机构、运行机构应采用常闭制动器。制动器应调整适宜,制动平稳可靠。”

主要是在我们的检验中发现变幅机构采用非常闭制动器机构,广西建工某一型号的塔机,当变幅机构失电时,制动器失电不能制动,如果此时吊运货物向外行走时,就会出现超力矩,最坏可能出现塔机超载倾覆的后果。所以经我们检验后,要求他们增设附加蓄电池,避免突然失电造成失控。

1.6 力矩限制器

针对这类问题,在《对标准规范中塔吊起重力矩限制器调试方法的剖析和看法》一文中有过论述。力矩限制器是一项重要的安全装置,但在我们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同制造厂有不同的设置。有一种只设置一个力矩控制开关的方法,当它动作时,起升和变幅向外同时都不能动作。另一种设置,两个触点控制开关,分别控制起升与变幅两个动作。我们从标准上的理解,定码变幅和定幅变码的触点分别设置,分别调整,好像后一种设置能够符合。但事实上力矩限制器是检验起升荷载对塔身铰点产生的力矩作用,是力和力臂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一处当它达到力矩最大值时,它就不能向力矩增加值方向前进,所以说力矩开关动作时,它的起升和变幅向外就不能动作了。我个人认为控制定码变幅和定幅变码更应理解为串联的两个力矩限位开关,它们都同时控制两个危险方向的动作,只要其中一个达到动作触发时就应起到保护作用。

2 建议

2.1 制造厂应改进的内容

2.1.1 制造厂要投入技术、资金对塔机的设计制造进行研究与开发,掌握最新最完善的技术,并应用到产品中去。如采用PLC编程控制,显示起重量、幅度、起重力矩值的塔机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更人性化、安全可靠性高的装置和设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工艺等等。

2.1.2 多与使用、管理单位沟通,提供售后报务,反馈用户信息,通过收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并存在的问题的这些信息,认真总结,寻找解决的办法,将塔机不完善的地方,逐步改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使之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可靠。

2.1.3 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标准的熟识和了解,除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工作外,应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相关信息,为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与指导。

2.2 使用与管理单位应重视的内容

2.2.1 做好产品的选型,了解整机性能。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从安全技术角度严格把关,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避免因产品设计制造缺陷及安全系数值不高给以后的使用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2.2.2 重视人员的管理,从机械管理人员到起重司机、指挥、司索、安装维修人员,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使之能胜任该项工作,能发现问题,能处理解决问题。

2.2.3 重视设备的过程控制管理,从设备的选型采购备案登记设备进场安装告知安装顶升验收使用的环节,落实相关的制度,将塔式起重机的安全在各个环节进行把握。

参考文献

[1]塔吊标准节两种联接方式的利弊分析与对策[Z].

[2]对标准规范中塔吊起重力矩限制器调试方法的剖析和看法[Z].

上一篇:微博在互动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造价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