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5-28 06:42:46

浅析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医药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医药企业面临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增强现金流量意识、优化资金筹措结构、人才的聚集和有针对性的选择创新、借力资本市场谋求自身壮大,降低成本、完善政府规制及资本市场等针对性的管理途径,希望能够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

关键词:医药企业;资金短缺;资本市场;政府规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特点可归纳为“一小二多三低”(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文章就我国医药企业的资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医药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和解决途径,从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和调整,促使医药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医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药行业虽然是一个高增长、高收益的行业,但我国本土企业经营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资金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具体主要表现在:

(一)融资渠道狭窄。大量的流动资金在医药行业的很多环节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银行贷款是我国医药企业资金的依靠。融资渠道狭窄导致了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消除医药企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如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

(二)资金管理较分散。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在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下,逐渐呈下降趋势,促使大型医药集团迫切需求资金得到统一管理。由于医药销售跨地区性,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实现统一资金管理,资金使用率提高是医药行业的一个难题。

(三)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较多。由于流动资金存货和应收账款过多占用了企业流动资金,且又出现了赊销经营现象,使得行业出现整体资金周转率低,高负债。因此,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运营是当今医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医药业务资金信息模糊、不及时,业务量频繁发生。因此,需要得到准确、及时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

二、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分析

(一)经营者对资金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不足。企业资金运动从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从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又从货币资金恢复到货币资金形态,每一种形态都必须依次通过循环的各阶段,资金某一阶段或某一部分循环出现差错,都会阻碍整个资金循环的发生。经营者盲目采购已经超出了自身资金的承受范围。生产阶段不使用节能新技术,不分配好劳动力,使之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耗消耗。资金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

(二)缺乏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医药行业经营者资金管理意识薄弱,无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经营活动中,不知道怎样运动资金、筹资资金,没有长期预算管理意识。资金管理是企业筹资、用资的关键,对于现金流入、流出医药行业很少进行预测,因而造成行业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周转等现象。生产经营活动得不到正常的维持,使企业陷入困境。

缺乏资金控制制度。由于资金循环过程缺乏其控制,导致资金比例失调,或储备资金过多等。总之,不能在传递资金控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三)产品结构老化、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拥有一个好的产品十分重要,医药企业的竞争相当于产品的竞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优化产品结构、药品质量等来获得市场的需求。拥有一个好的产品就需要拥有大量人才,而多数医药企业因薪酬待遇不高,企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导致人才流失。企业人才的流失会导致企业收支不平衡,资金无法正常运转。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比较强调“抓大放小”,目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保护和扶持医药企业的法律条文,其优惠政策主要偏向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对于大部分医药公司来说没有起到任何经济性或者实质性的保护或者优惠。

对于目前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更即没有出来相关的减免或者优惠政策来进行扶持,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市场改革或拓展针对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大部分面临破产的医药企业听天由命。

三、优化医药企业资金管理的途径

医药企业规模相对小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这就要求企业的主宰者要树立现代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资金管理机制得到新的探索,增强对资金运动规律的认识并合理配置资金,完善政府规制。

(一)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增强现金流量意识。营业者应树立正确的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所需资金。增强现金流量观念,制定计划,提早预测现金流量,避免投资失误。

(二)优化资金筹措结构。科学预测资金需求,筹资方式合理选择,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预测方法。优化资金分配结构,确保资金流通畅通无阻,为医药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人才的聚集和有针对性的选择创新。 大量的人才是医药企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让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企业。企业可以制定多种激励制度防止人才的流失,还要定期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壮大企业团队,增加战斗力。医药行业应具备“再创新”的能力,对于相对资源要求较低的医药工业来说,如通过改变药的途径方便患者使用,制作新工艺减少成本等。

(四)借力资本市场谋求自身壮大,降低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医药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及增强抗风险能力。一般,医药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或获取控股权介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谋求自身壮大,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五)完善政府规制及资本市场。(1)政府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医药企业拥有适当的“市场产权”。 技术的领先和创新开发新技术使医药企业竞争更有优势,所以为了使技术创新发展壮大,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规章制度,创造医药竞争市场有利的环境。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初期形成的低水平是由于“市场产权”门槛过低导致的结果,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再次发生,应制定对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措施,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使企业获取持续的长远发展。(2) 完善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是融资渠道狭窄,这种会影响医药企业初始创业资金筹资困难且研发资金不足。发行股票或银行贷款对于现行的医药企业来说都是比较难以实行的。所以这就需要政府的参与调节,即制定优惠的银行信贷政策,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体系。应该把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作为一个必备的着眼点来开展具体工作,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为风险资本的筹集和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风险投资的撤出创造条件,给更多的医药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总之,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医药企业正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它们要想摆脱资金短缺的现象,求得长远的生存发展,就必须学会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且医药行业之间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创新特色产品,有针对性的选择创新,拓宽营销渠道,创新营销手段。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企业还存在一些不足,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把握机遇,加强管理,医药企业将更好的持续发展,走向健康、快速发展之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周硕,芮国忠. 我国医药企业的融资策略[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8,(06)

[2]陆新颖.现代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上一篇:“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及产业提升效应分... 下一篇: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