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口语交际的点滴看法

时间:2022-05-28 02:47:02

对小学口语交际的点滴看法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可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只有几个“优生”会说,其他学生只是听众,交际对象不广泛;学生说话过程中出现不健康的思想,交际主题偏差;老师成口若悬河的主角,学生的言语活动成配料,交际主体移位。针对以上情况,我有了一些思考:

1. 巧设情境,让教材“活”起来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起浓厚的交际兴趣,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精心设计交际情境,活化教材内容,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真正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人。如让快乐的游戏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趣味性。让“嘉宾主持人”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自主性。

2. 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的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教师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既是师长,又是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口语交际中的普通一员,既是组织者、促进者,同时又是参与者。例如,教学“打电话”的口语交际活动时,我是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动脑筋回忆以前是怎样互通电话的,让同桌互通电话,做到人人开口。在交际过程中,我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坦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学生的通话给予及时的激励评价,来激发他们的互动的兴趣;同时又以教师的身份与学生互通电话,还扮演学生的亲戚好友或公共人物,和学生一起完成交际任务。

3. 依托课堂教学,强化语言实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蕴含了许多口语际的内容,教师要注意融该项训练于阅读教学中。如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参与;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的、积极的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再如课文《狼和小羊》最后的结尾是:狼向小羊身上扑去……这段话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是训练学生听与说的一个机会。可设计相关训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扩展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4. 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 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西游记》人物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此外,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也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5. 广开渠道,提供机会 除了口语交际课,除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以外,教师还要关注语文课以外的口语交际,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自觉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比如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公益活动等,学生只要主动锻炼,一定会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上口语交际课时,也不会出现文章开头所出现的那种尴尬的场面。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全员参与,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口语交际课堂真正活起来,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日渐提高。

上一篇:“教学后记” 记什么 下一篇:浅谈将数学史融入勾股定理教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