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自行车运动在木渎镇发展的调查和研究

时间:2022-05-28 02:03:22

业余自行车运动在木渎镇发展的调查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木渎镇拥有山地自行车并经常锻炼的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作为主要方法,是以书面形式,围绕业余自行车爱好者骑行的年龄,性别,时间,频率等作为研究目的设计一系列有关的问题,请被调查者作出回答,然后通过对答案的回收、整理和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92份。

1.2.2 文献综述法

在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的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

1.2.3 实地考察法

亲自参与苏州业余自行车运动多年,长期观察和亲身体验,重点在本地业余自行车队。从业余自行车运动发展的特点等多方面入手,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实际考察的资料。

2 分析与讨论

2.1 运动主体的调查

2.1.1 参与者的性别

自行车对人体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较大特别是腿部力量,是属于强度较大的有氧运动,正确的骑行姿势既能减肥又能塑形,在当今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欢迎。但是骑行多发生在户外,有时还会遭受极端的天气影响因此在调查中发现男女比例大概在4:1左右。在调查中还发现女性喜欢慢速度的骑行,如骑车踏青游玩等,而男性调查者则更喜欢快速的公路骑行和刺激的山路(如图1)。

2.1.2 参与者的年龄

参与者的主体年龄集中在20-32岁这个区间段,(如图2)且周末骑行时间大多在2个小时以上。由于运动量较大,所以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拥有2辆以上的自行车(图3),且价格区间在1000-3000之前为多。由此可见得自行车运动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

2.1.3 工作群体

在这些人群中以上班族白领居多,工作压力大需要释放与放松,而学生占的比例较小,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且学业较重父母也担心子女的交通安全,并不是十分支持小孩参与自行车运动(图4)

2.2 木渎自行车运动活动范围

据调查了解80%的自行车爱好者都选择木渎周边的旅游区骑行活动如:天灵线、环东西山等路线。而选择城市公路的人数极少,交通堵塞严重,车流量大空气质量也较差。而这些景区附近车流量少但会有山路上下坡和表较大的弯道会增加骑行的趣味性,空气新鲜,景色优美深得大家的喜爱。

2.3 业余自行车运动的活动方式

主要活动方式是自发组织和俱乐部社团组织占到比例的70%左右(如图6),其组织者均为各自行车车行店主或其工作人员,一般都由其组织信息在各自的qq群里,规定时间,地点和路线,一些攻略等。还有一些是自发的组织者,与俱乐部社团没有直接关系,骑行的路线和方式也比较的自由。这两种活动方式都极大地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各自的人际关系。

2.4 影响木渎镇业余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影响木渎镇业余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相关专业机构的管理(46%),缺乏相关的宣传与管理(25%),相关的比赛组织活动较少(18%),器材装备维修购买困难(11%)。如图7。

3 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自行车运动的管理

木渎镇自行车运动目前还处于自发组织,涣散发展的阶段。没有专业的管理和相关的规范措施,开展相关的活动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不利于自行车运动的健康发展,要着重解决这些安全隐患。

3.2 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现在主流媒体对自行车运动的报道还是偏少,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只是在有重大的比赛的时候才会有相关的报道。群众对自行车运动的好处还不甚了解。很多人只是单纯的认为自行车是代步工具。应该着重宣传自行车的健身性和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将自行车运动融入到日常的锻炼中来。现在苏州各地利用市民卡都有免费自行车可以骑行,希望这样的网点能够更多一些,以提高大众对自行车运动的的认知度,进一步的接受这项运动。

【参考文献】

[1]闫志强.浅析青少年业余自行车速度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8(02).

[2]王良辉.焦作市群众自行车休闲活动的调查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03).

上一篇:文言文翻译解题要点 下一篇:独立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西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