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的原则

时间:2022-05-28 12:20:02

浅议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的原则

摘要:本文认真探讨了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技术观念、自上而下、因地制宜以及环境协调等原则。

关键词:生态建筑 技术社会化 原则 探讨

在上个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建筑产业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产业的破坏作用日益凸现出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建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被破坏、污染等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危机几乎发展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建筑技术以及社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当前,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已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并掀起了一股生态建筑的浪潮,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来看,生态建筑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或者新产物,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是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不断深化。其同现代一般建筑不同,生态建筑更加关注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健康发展。所以,生态建筑的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本文认真分析了生态建筑技术在社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

1、技术观念原则

技术观念原则,是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树立生态建筑的技术观念,一般都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工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腾飞,都不同程度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基础。但是,随着人们崇尚科学技术思想的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大,逐步实现了建筑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并形成了代表现代最高水平的生态建筑结构与形式。一些高科技、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建筑层出不穷,其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与完善。由此,生态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以低技术、低投入以及追求与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高科技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生态建筑技术要完成其社会化功能与作用,还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特征,运用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来进行。

2、自上而下原则

自上而下原则,是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们清楚,生态建筑与技术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强烈的技术特征与要求。一般而言,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技术,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实现建筑产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实际上几乎都是为了建筑产业自下而上的客观要求。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建筑技术除了正常的功能作用以外,一般还有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自上而下的客观要求,并且它们之间都是生态建筑技术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染每个生态建筑顺利地成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必须着力考虑生态建筑技术自上而下的特征。通常情况下,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的发展,都需要自上而下来引导与推动。所以,我们在制定生态建筑有关体制机制时,必须着了里考虑自上而下的原则,并使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发挥出生态建筑技术自下而上的积极效应,从而达到建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的关键原则。一般而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引导着生态建筑技术的有序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以因地制宜为关键特征的生态建筑技术与观念,不仅引导着建筑技术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成为了推动建材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行生态建筑技术发展与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着力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建筑技术运用以及建筑设计时,必须切实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和重要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我们需要考虑生态建筑所在地区的环境、气候、生物、朝向、位置、绿化等综合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为生态建筑技术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此外,从生态环境平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生态建筑技术虽然在一些地区可以推广适用。但是并不意味着该技术就可以在其他地区适用。或者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方面的建筑技术,也会有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其他方面产生破坏,甚至是阻碍。所以,在生态建筑技术中,我们必须着力考虑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4、环境协调原则

环境协调原则,是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建筑产业作为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关系极为密切的产业之一,其能否与生态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必然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追求建筑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的同时,也必须要切实考虑其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与危害,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进而确保建筑产业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此外,从建筑设计方面考虑,我们必须选择那些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建筑技术,这也是发展生态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上,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把生态环境同建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二者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好关系。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生态建筑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技术概念,其不仅改变了过去传统落后的建筑观念,而且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落后的建筑技术与方法。所以,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生态建筑明显具有更大的潜在优势与特征。相对来说,生态建筑技术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一般都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采用一些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等的建筑产品与技术,不断优化建筑的结构与体系,尽量弥补紧张建筑对于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制约。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考虑了生态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才能不断促进建筑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兵,论生态建筑技术社会化的四项原则[J],学术论坛,2008(02);

[2]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1)。

上一篇: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技术措施分析 下一篇:节能建筑的综合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