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5-28 11:38:35

关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康复是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补偿、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使其回归社会,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4239人(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6.36%。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为6091人,占总人口的1.6%。有残疾人家庭583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77%。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3331人,占54.7%;听力残疾511人,占8.4%;言语残疾269人,占4.4%;精神残疾552人,占9.0%;智力残疾657人,占10.8%;视力残疾771人,占12.7%。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嘉善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早在1997 年,我县就成立了嘉善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20__年,全县162个行政村、26个社区、27个残疾人相对集中(2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完成了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后又相继建立了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残人亲友会、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五个专门协会。20__年县政府善政办[20__]40号文件,转发了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__年,各镇相继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残联、卫生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镇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逐步推进社区(村)康复站点建设,目前已建11个康复示范站。县、镇、村三级组织服务网络的日益健全,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2、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局良好。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残疾人家庭。确定杨庙镇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乡镇,向该镇赠送了康复器材,进行了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开展了康复需求调查,分别于20__年、20__年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分布、残疾类型、家庭情况、康复服务需求、康复目标等情况,并全部建立了康复档案。 3、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 “助听”、“助盲”、“助行”等康复重点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14例;语训聋儿26名;系统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48名、智残儿童42名、脑瘫儿童14名、肢残成人72名;装配假肢和矫形器95例;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750件,免费赠送轮椅90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日趋完善。出台了《嘉善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的规定》。从20__年起,县残联出资为全县特困残疾人支付城乡合作医疗参保金,增强他们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出台《嘉善县特困精神病患者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善政办[20__]39号),20__年善政办[20__]6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止20__年6月,全县共有146人次精神病患者享受了此项优惠,县一级分级负担费用近58万元。今年,我县又出台了贫困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门诊补助政策,已补助贫困精神病患者148人。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县残联补助500元,县一院、县中医院补助500元;对残疾人装配假肢、聋儿语训、购买助听器等实行补助。残疾人有轮椅需求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就予以赠送。 5、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大。这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时机,通过上街设摊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康复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强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残疾人 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 1、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匮乏。受人力、财力、场地、技术等资源限制,社区康复只能完成残疾筛查、诊断,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基本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残疾预防以及转介服务等工作。同时,社区康复员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对于一些中、重度身体功能障碍者或者一些对康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人士,必须通过转介服务送到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此外,社区康复人员也需要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康复理念的灌输,康复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县县级医院中仅有第一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立项;位于惠民镇的县精神病康复中心(精神病医院),由于床位和医疗用房条件限制,每年能安排的住院人次仅约100人次,不能满足全县精神病人住院的需求,仍有许多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不能收住入院而预约在外,急候入院,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全县镇级康复指导员都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兼任,不是学康复专业出身,康复知识贫乏,起不到指导村级康复员的作用;而村级康复员一部分由村残协分管领导或妇女主任担任,一部分由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相对康复的专业化要求来说,这支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康复工作队伍不稳定。康复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培养一个懂业务、懂政策、能实操的康复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的积累。但目前,我县康复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部分新到岗人员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3、康复对象的康复积极性总体还不够高。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残疾人及家属对康复缺少认识,不了解康复,不知道通过康复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也有的残疾人有康复方面需求,但因种种原因,如费用,精力投放等问题,对康复畏而却步,表现不积极、愿望不强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未真正到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很早,残联工作开始之初,就有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应该说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超前论,认为目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去进行医疗康复,现在强调康复为时尚早;二是产出论,认为康复投入大,而真正参与的残疾人并不多,总体上效果不理想;三是简单论,认为康复就是装装假肢、送个轮椅、配配助听器什么的。认识上的这些偏差,导致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康复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康复机构的建设、运行,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救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多年来变化不大,从20__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6万元,其余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社会资金筹集缺乏顺畅渠道和有效手段。 3、康复宣传不够深入。尽管在宣传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宣传的面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缺少生动感人的残疾人康复典型事例,说服力不够强,面对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教育也没有完全做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上级有明确要求,县里也有文件规定。结合前几年的实践,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期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1、增强一种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指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县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县实际来看,我县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基础。通过康复,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恢复和补偿功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县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比例已达到71.7%。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 2、抓好二个重点 (1)全面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要认真开展摸查本地社区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搞好康复需求调查,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要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整合,真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卫生服务网络、技术队伍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体技术和载体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亲友培训、训练指导、用品用具选用咨询转介等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以及各类社区工作者、义工的作用,配备好社区康复员。四是要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根据区域面积和残疾人数量状况,逐步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力争做到“七有”,即有训练和办公场所,有康复训练器材、有专(兼)职医生、有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有规范的档案和表卡、有宣传普及读物、有训练记录等。 (2)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重点康复工程是加速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的实践证明,重点康复工程,声势大,影响面广,成效明显。要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助听”、“助行”等一批康复重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矫治手术,巩固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建设成果,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开展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加强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供应服务工作。 3、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残疾预防。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体系,避免常见、重大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利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 二是要注重宣传教育。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知识。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护、 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努力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环境。 三是要注重形成合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化工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统筹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4、落实四大保障。 (1)组织机构保障。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和愿望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要保持残疾人康复工作更好的发展,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县、镇两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联系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和督促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各成员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善政办[20__]40号《转发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建立健全康复组织服务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整合全县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镇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站,方便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重视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依托县内各医院的技术力量,逐步设置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专项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坚持机构康复带动和指导社区康复。当前,尤其要抓好嘉善县精神病康复指导中心(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尽早解决我县急性精神病患者住院难问题。要以县级医院康复科为龙头,成立康复指导技术组,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运用。 (2)康复经费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议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同时,要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社会募集,开通专项捐助,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为康复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康复人员保障。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技术性、专业性都较强,必须要依托卫生部门的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懂康复、会管理、具有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康复员队伍。各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指定专人任康复医生,明确其康复工作任务,并纳入考核。县残联要结合社区康复站的布点建设,认真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工作,实行“一员双岗”,由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康复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训练指导、知识普及、转介等康复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康复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康复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和服务水平及工作能力。要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业务内容,增强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 (4)政策制度保障。要结合康复工作实际,逐步建立标准、形成规范,订立制度。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残疾预防、发现、治疗、康复、保障、救助的工作机制,做到管住儿童,控制成人,康复老人,努力实现康复工作全覆盖。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二是要研究制定有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合办康复服务机构,提升全县康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残疾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精神残疾康复、智力残疾技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听力言语训练、助听器或助视器验配、假肢矫形器装配以及辅助用具配用等服务,给予费用减免或补助。资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镇两级政府负担。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参与社会,摆脱贫困。五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服务体系,加强平时指导督查,对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站)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

上一篇: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部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篇: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