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用发展的眼光教数学

时间:2022-05-28 09:02:38

例谈用发展的眼光教数学

[摘要]数学知识是系统的、逻辑性的,教师教学时不能顾此失彼,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做到顾此想彼,融会贯通,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系统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字]发展;教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23-03

[作者简介]孙登亮(1975―),男,重庆人,重庆市梁平县力帆光彩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实,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要考虑到它的作用,以及它对后续知识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系统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用执教的几个实例来加以说明:

一、案例1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在学生探索完了规律后,让学生在下面的中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40÷5=(240)÷(5×)

生1:里填“×”号,里填2。

生2:里填“×”号,里填3。

生3:里填“×”号,里填任何数都可以,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生4:不对,里不能填0。

师:是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里填任何不是0的数都可以,如果让你填一个数能使240÷5计算简便,你会填哪一个数?

生1:填1。

生2:不对,填1还是240÷5,没有让计算简便。

生3:填2,因为填2的话,被除数就变成了480,除数就变成了10,这样算起来就简便多了。

(教室响起了掌声)

师:是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里可以填很多数。但是,在填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填的这个数有什么用,比如,填2就可以使这道题的计算简便。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设计的练习没有仅仅满足巩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而是精心设计了一问:“是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里填任何不是0的数都可以,如果让你填一个数能使240÷5计算简便,你会填哪一个数?”,这一问,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在填空时,不单单考虑符合商不变的规律就行了,而学习商不变的规律,主要是使运算简便,所以还要有选择性的填数字。从而为后续学习――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埋下了伏笔,具有前瞻性。

二、案例2

在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如图1、2)后,教师在处理以下习题时:

1.你知道哪张是衬衣统计图?哪张是毛衣统计图?

2.请你简单描述一下这两种衣服销量的变化情况,并说一说引起这种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

3.如果你是这家商场的老板,在进货方面你有什么打算?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师:观察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这两幅统计图的横轴是一样的。

生2:老师,纵轴也是一样的。

生3:这两幅图除了里面的折线不同,其余的完全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可不可以……

(沉思一会儿)

生:把两幅图合在一起,只是用不同的线来表示毛衣和衬衣就行了。

师:哇,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出示图(如图3):

师:这就是后面要学习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一教学过程,把习题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在学生完成相应练习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的异同点,从两幅图中只有折线不一样可以想到两幅图有合在一起的必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这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是这样才要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为以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储备了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案例3

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时,我们强调直条的宽度一样,直条间的间隔也要一样,当教师教学完这一知识点后,出示下面的统计图(如图4)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师:认为这幅统计图有问题的同学请起立。

(教室里的同学,全都站了起来)

生1:因为直条之间的间隔不一样,所以这幅图有问题。

生2:虽然直条的宽度一样,但间隔不一样,应该把它们之间间隔做成一样宽就对了。

师:这幅图是你们教科书上的,难道书上有误?

(有一学生坐下了)

生1:我想可能因为年份间隔的长短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间隔不一样。

(一部分学生坐下了)

生2:对,1969年至1979年,1979年至1989年,1989年至1999年它们之间间隔的都是10年,所以直条间间隔的宽度一样。

师:哇,你们的观察真仔细!

生3:1954年至1969年间隔15年,2004年至2007年间隔3年,所以前面的间隔比后面的间隔要宽一些。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的确像同学们所说,年份之间的间隔不一样时,直条间的间隔也不一样。(如图5)

师:就像上图一样,我们画条形统计图时,也要根据时间的间隔来确定直条之间的间隔距离,尤其在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时,这样确定时间之间的间隔,便于我们分析数据。

生:哦……

(全班同学都坐下了)

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直条间的间隔一样。然而,在上面的练习中,出示一种特殊情况,让学生判断,学生在定势的作用下,误以为是错误的。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明白了年份间隔不一样,直条之间的间隔也应该不一样的道理。学生从站到坐的过程,充分说明学生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是高效的。同时,这一知识为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分析数据打下了基础。

总之,数学知识是系统的,教学时不能顾此失彼,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做到顾此想彼、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童其林,司其君.构造法解数学题[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Z1).

[2]李恒哲.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解决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2).

[3]金业文,刘济良.论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本真意义的回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88.

上一篇:如何保障煤田地质钻井质量 下一篇:陕西高考数学(理)20题解法赏析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