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火”凉山

时间:2022-05-28 06:58:40

火把“火”凉山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到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是中国彝族聚居最多的地区。火把节是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火被凉山彝族视为灵魂,彝族谚语称:“汉人敬官、彝人敬火”,这是由他们生存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在凉山著名的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里,火是从天而降的,火的彝语是“木都”,“木”意为“雷”,而“都”为燃,燃烧的意思。火把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选美等。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较量

布拖火把节

火把节古老民俗保持得最完美,最具特色最隆重的要数四川凉山州的布拖、普格两县,是凉山火把节的中心,被誉为“火把之乡”。我们在火把节前一日的下午来到了布拖县城,街上已经有很多盛装的男女,男子大多身着斜对襟的黑色上衣,前襟有三个圆形的银饰。女子顶着沉重的头饰,用纯银制成,走路的时候都有点跌跌撞撞,时不时需要用手扶住头部,据说一个女子全身的首饰价值三四万元。孩子们穿着鲜艳的百褶裙开心地旋转,直至嬉笑着跌倒在地面上。

次日一大早我们随人流涌动到火把场。仪式即将开始,我被列于两侧的盛装彝族女子所吸引。她们身材健美高挑,手持黑红黄三色图案的传统漆器酒杯。我喜欢其中几个肤色黝黑,眼神生疏的女孩,她们额头中分的发式带有古典气息,天然的古铜色肤色显得很高贵,而另外那些刻意抹满了白粉的脸却略显廉价。

特木镇、木尔乡、九都乡、沙洛乡、拉达乡、乌科乡、拖觉镇、龙潭镇、补洛乡、俄里坪乡十个乡镇的盛装队伍依次走出,尽管当时气温有将近三十度,女人们的服饰依然一丝不苟,银饰的扣子将领口紧紧扎住,身披质地看上去硬挺的羊毛毡,称“察尔瓦”。不同地区的服装在款式上有各自的特色,相同的是都打一把黄伞。近年来尼龙绸的黄伞取代了传统的油布伞,油布伞不仅厚实,色彩看上去也更加沉着,而黄绸布伞显得更鲜艳。青年男女白天在火把场的黄伞下认识,晚上就隐藏在包谷林里谈情说爱。所以火把节也被称做。“情人节”。

仪式过后,赛马是火把节的高潮。凉山盛产建昌马,这种马个头小但矫健敏捷,速度快,是赛马的最佳选择。建昌马,以其产区曾名建昌,素以产良马著称而得名。唐宋时代所称的“蜀马”,即包括建昌马,据《西昌县志》载,建昌马曾作为贡马。从这些史料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陶马,铜马蹄、基砖上的车马出行图等文物来看,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地即盛产良马。建昌马体质结实干燥,体格较小,头稍重,多直头,眼明亮有神,耳小灵活,善走崎岖险要的山地。这些马个头虽很矮小,出场时却兴奋无比,动力十足。骑马的都是十几岁的小孩,不带鞍子骑滑马。一人牵马,一人爬上马背,待一发令,牵马人手里缰绳一松,几匹马飞奔而去,背后烟尘弥漫。斗鸡是小朋友们的项目,小孩一个个抱着自己的鸡,都气宇轩昂地,很是神气。第一次看见鸡能飞那么高,同事的相机定格了一只鸡在半空中的扫堂腿,功夫很是了得。

斗牛,赛马,斗鸡其实斗的都是主人的名气,都是在较量人的智慧。彝族有谚语:“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虎靠花纹跑山林,人靠名气走天下”。斗赢了,是主人的名声,斗输了,是主人的耻辱。

刺激

普格西洛火把节

凉山普格县西洛的“日都迪散”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发祥地,“日都迪散”彝语是水草丰茂的平坝。这里能看到最古老的火把场,一块山顶自然凹陷的圆形场地,如同一口大锅,“锅底”在进行各种竞技,观众在“锅沿儿”上分布得密密麻麻。

斗牛开始了,这是火把节的核心内容。赛场外,主人就在做着各种准备,有人正用啤酒瓶的碎玻璃将牛角打磨得更尖。比赛开始,牛被主人从场外牵进,初始还比较安静,主人在旁边用长棍提示它对手的方向,一旦顶起来,就很激烈。有的牛眼睛怒睁,布满血丝,看起来很是凶猛,而有的牛还没过两个回合就调头落荒而逃。斗牛以一方将另一方逐出场地为胜。斗牛场上有个新的牛品种“西门塔尔”,是近年从国外被引进的,背上突起的肩胛没有那么高,据说是肉的产量很大,质量很好。

斗牛场里没有任何护栏,人畜混杂,但是牛的方向不定,一头牛向一个在近距离拍摄的摄影记者猛冲过来,避之不及,他相机上的长焦镜头被撞飞出去,只剩下他手持着机身站在原地愣神。两头牛有时候也会一路顶到观众群中,但彝人都身手敏捷,哄笑着迅速四散开来。估计观看斗牛一半的乐趣来自于牛冲过来时候的刺激,如同西班牙的奔牛节每年吸引如此之多的人,大抵都是出于追求冒险刺激的心理。场地里的赛马规则与布拖不同,属于追逐赛,两匹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是从圆形场地的两侧同时起跑,以一匹马追上另外一匹为胜。火把节赛赢了的骏马称为“达里阿宗”(古代的神马),是骑士的荣誉,是那片土地的灵气,是那座山脉的精灵。

狂欢的夜晚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我们早早到了火把场,但见对面山坡上星火隐现,排列威队,逐渐汇聚成一条火龙向山下慢慢移动。火把场中,点燃的火把被集中在中间,放置成若干簇,青年男女围绕火堆载歌载舞。传统的舞蹈称为“达体舞”,彝语“达体”为“跺地”之意,每个火堆旁集有男女十余人,牵手围绕而转,且跳且歌,初转徐徐行,再转小跃,嬉笑追逐良久乃罢。在城市里过节,在人群中反而经常会有落寞的感觉,而我却很喜欢在民族地区过节,身边尽是真正开心狂欢的人群,从心底散发着喜悦,随处弥漫着吉祥的气氛。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最盛大的节日,在西昌和布拖,崔格,昭觉县每年举行,美姑、雷波等县轮流举行,其中市拖被称为“火把节的故乡”。在西昌可以感受人山火海的壮观场面,而多镇一级的活动更原汁原味,是当地人自娱自乐的节日。

火把节通常在农历6月24日(一般在公历7月)举办,每年火把节举行的公历时间都不同,各县举办的时间也有差异,组委会提前公布日程和活动。除新闻和当地政府网站外,也可以给当地旅游局打电话咨询。

交通

飞机:西昌机场每天有航班飞成都,重庆,行程40分钟左右,票价大约500元。市区打的到机场50元左右。

火车:成昆铁路穿西昌而过,可直达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攀枝花、昆明等地。成都开往西昌的列车行程10小时左右,夕发朝至。

长途汽车:西昌发往普格班车从西昌旅游客运中心发出。9:00-17:00,大约15~30分钟一班。客运中心也有发往上海,浙江,江苏方向班车。开往布拖,昭 觉,美姑的班车从汽车末站发出,6:30-12:30每30分钟一班,发往雷波每天8:00一班。从布拖到其他各县都要从昭觉转车,昭觉到布拖每天四班车。昭觉到普雄火车站25元,早五点到晚五点流水班车。

出租:乘坐人力三轮车,从市中心到城市边缘地区大约五元。出租车白天四元晚上五元起步,每公里1.6元。

住宿

西昌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但火把节期间通常早就被预订一空,价格也上涨一倍甚至更多,所以一定要提前预订房间。西昌市区价格在100元以上的商务宾馆,一般都可以免费上网和免费国内长途,一百元以下的低档宾馆,很多也能免费长话,但都不能上网。住在邛海边是很棒的选择,但价格会更高一些。最舒适的是邛海宾馆(0834-3953333),豪华标间580,普通标间380,这里是被一大片绿荫环抱的湖景公园。其他如山海宾馆(0834-3959999)等属中档价格,平时标间在150元左右。相当物有所值的要算月色风情小镇内的清音山馆(13981589895),平时标间100元,标单80元。西昌市区可选择长安来路的邮电宾馆(0834―3223312),平时标间80-90元;位于名店街口的紫薇宾馆(0834-3285888),标间140到160元。比较高档的推荐航天大道考见胜利路的凯丽莱酒店(0834-3200888),四星级,标间270到360元。去县城过火把节,可住政府宾馆,也有私营的旅馆,但数量不多,火把节期间住宿非常紧张,最好提前联系。布拖政府宾馆(0834―8958302)标间60元;布拖宾馆(0834-8533666),火把广场旁边,标间180元。

餐饮

西昌的饭馆主要集中在市区的胜利南路,一环路,民族风情园附近,推荐健康路的开萍家常菜,高妈炖品。除了四川风味,可以品尝一下西昌的彝族风味。最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是坨坨肉,辣子鸡、洋芋坨坨,酸菜汤,苞谷饭,养粑粑等。

邛海边有不少餐馆,以及岗瑶附近的农家乐,可品尝湖鲜,推荐清蒸毛蟹,南瓜鱼头汤,邛海醉虾,人均消费在50-60元。

西昌有很多风味独特的街边小馆,店面不起眼却门庭若市,如连锁的李肥肠,古城十字街口的黎记棒棒鸡,还有街头小吃卷粉、夜市烧烤等。

附近县城里多以川菜为主,也有彝族风味。

上一篇:登顶只是下滑的开始 下一篇:白色的狂热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