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住宅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5-28 04:38:57

某高层住宅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地下室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结合地下室工程施工实例,对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结合工程实例,从土方回填、地下室外墙的钢筋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工艺和常见质量控制处理措施,工程实践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工程;底板施工;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某项目包括C2、C3、C5共3栋高层住宅及地下停车库,地上层数高层住宅25层。一层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库。本工程地下室平面长度已超过规范规定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根据建筑功能分布情况,不设缝,在适当位置设置后浇带,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顶板采用主次梁梁板式楼盖。

底板施工分区,本工程底板面积较大,底板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底板、承台、地梁沟槽、电梯井、土方开挖沟槽底砼垫层桩头处理砖模防水承台、电梯井、地梁钢筋绑扎底板筋底层钢筋绑扎管线预埋底板上层钢筋及竖向插筋固定止水带安装底板高低差处及止水带下墙模板安装加固底板砼浇筑。

二、土方回填

在胎膜砌一天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回填土方层夯实时要做好胎膜的加固措施,防止胎膜破坏。回填土的质量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材料,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及时检验其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基层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三、地下室底板垫层、模板施工

3.1 底板垫层施工。砼垫层分区和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相同,包括砼底板、承台、地梁、电梯井的砼垫层;电梯井、承台、地梁的砼垫层先施工,然后在上面砌承台、电梯井、地梁砖模,然后会填底板垫层下回填土,再施工底板垫层。施工这部分,应注意保证基坑几何空间尺寸的标准。

3.2 底板模板施工。本工程底板、承台部分模板均采用砖模形式,底板高低台阶分界处及外墙止水带处吊模采用木模。砖模施工技术主要针对地下室底板,地梁、承台外模均采用MU7.5砖,M5砂浆砌筑成型。砖模上需做防水层及其保护层。凡砖模净高小于1m时为120墙厚,大于1m小于1.5m时为240墙厚。

3.3止水带吊模施工。外墙水平施工缝留住距底板面150mm处,设一条3×400钢板止水带,支模方法:外墙的定位钢筋安装,定位钢筋需满足托住模板、防止胀模、防止模板内移的要求,为此通过采取对拉螺杆形式,对于外墙由于有防水要求,因此对拉螺杆采取一次性,浇筑外墙混凝土后,直接把对拉螺杆截断。托住模板、防止胀模采用Φ12钢筋弯曲成L形焊在剪方墙竖向钢筋上伸出175mm,间距@1000,并在模板外表面采用木楔楔紧。

四、钢筋绑扎施工

地下室底板钢筋作为主要受力材料,其钢筋绑扎施工相当关键,是决定底板是否能有效受力的基础。

4.1 对于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来说,由于底板面积较大,因此底板钢筋工程量大,穿插复杂,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钢筋绑扎顺序,结合实践,笔者提出准确的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措施如下:

(1)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应当先绑扎承台、地梁钢筋、承台、地梁箍筋驳头需二个方向错开。

(3)承台、地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弹出的底板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确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面。原则上应首先满足受力主筋保护层位置。

(4)钢筋绑扎时,靠近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梅花型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

(5)底排筋用砼垫块垫起,间距800,梅花状布置。

(6)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凳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Φ20@1000,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

(7)由于基础底板及地梁的受力的特点,上、下层的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2 地下室侧墙插筋。对于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应当采取一次性插到下一层楼面的方法,要求沿底板边搭设钢管架防止竖筋偏位、倾覆,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竖筋顶标高。

4.3 柱插筋。柱四角的主筋落到底板底层钢筋网上,其他钢筋入底板内45d,上部采用50%接头错开,短筋应超出底板面500,为了保证墙、柱钢筋的正确位置,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及墙柱位置线,经工程技术员仔细验线确认无误后,再绑钢筋。

五、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地下室工程施工的重点。结合本工程存在的地下室工程施工,提出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

(1)底板采用斜坡分层的浇筑方法,且砼由远及近,由低及高先浇筑承台和电梯井砼,最后进行大面积底板砼浇筑的施工方法。底板与地梁、承台施工缝宜留在底板下5cm处底板与剪力墙施工缝留在距版面50cm处,并设钢板止水片。随砼的浇筑,泵管及架子逐步拆除。

(2)如果是大体积砼,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施工操作上将砼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一般是承台和地梁),并通过保温覆盖措施使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采用浇筑坡度1:6-1:7,各混凝土输送泵同时退着浇筑的操作方法,泵口之间的距离保证接软管后能相互交合。

六、工程实践与建议

对于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它的浇筑好坏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质量。而且地下室中通常存在后浇带处理技术,施工时应在地下室浇捣完成2个月后再浇筑,处理方法先将后浇带内清理干净,凿除疏松的砼,清除钢筋表面的铁锈、泥浆用自来水冲干净,然后用砼C35掺抗裂剂进行浇筑并做好养护工作。

结束语:通过结合某工程地下室施工实例,从砖模的施工、地下室底板垫层模板的施工制作、底板混凝土浇筑等角度来探讨地下室施工技术工艺和常见质量控制处理措施,对地下室的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提出科学见解,对地下室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段绍华.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09,,23(05):31-33.

[2]刘杰.探讨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0,26(07):101-103.

上一篇:非对称换向阀在液压缸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综合保温防护在成年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