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工作

时间:2022-05-28 02:09:05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工作

一、争取家长的配合,减轻老师的心理压力

首先,幼儿园通过召开全园和班级驾照,主动听取家长对孩子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来缓解和逐步消除家长的顾虑。其次,通过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体与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最后,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户外活动中,幼儿园利用趣味运动会、户外区域活动等,要家长帮助搜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活动器材,建立有效的常规,增强幼儿的自护能力。户外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尤为重要,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长期地教育和熏陶,在各项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的安全指导很关键

户外活动中,由于场地较大,幼儿活动比较分散,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到每个幼儿。因此,活动前,教师要向孩子们交代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要领、提要求,如:刚入园的幼儿,活动前后增减衣服等,还要四处巡走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当幼儿进行移动练习时,教师的站位也要随之移动,最大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同时,要聆听幼儿的交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安全指导和教育,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而不是简单的出手制止。

三、户外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穿着很重要

我们常说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的着装也要符合运动的需要,不能太随意。幼儿的年龄小,协调性差,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要检查幼儿的口袋,收好并妥善保管危险物品。有些孩子喜欢把玻璃球、小刀等藏在口袋里,如不注意,在进行活动特别是垫上运动或者摔跤后,就会发生危险。二是在活动前要先脱去外衣,或后背垫上棉质毛巾,活动结束休息时再穿上或拿掉,幼儿就不会因出汗而着凉。

四、户外运动中合理使用器械、场地

要依据场地、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区域进行户外运动。如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过小、不规范且多障碍物可以进行攀登、平衡类练习,还可以采取年龄组错开的锻炼方式,以免因场地狭小而发生安全事故。如果面积较大且柔软的草地可以进行跳远类等练习。对于一些较大的器械活动,为保证幼儿安全,教师在活动前应认真检查场地的安全性器械的不当使用也常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合理的使用器械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器械拿放环节混乱导致幼儿受伤,二是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少,因争夺器械而发生安全事故。三是窄小的场地内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多,导致教师无法合理指导而出现器械伤人现象。四是投放的新器械过多,导致幼儿使用器械u当受伤或伤及他人。新器械就是幼儿还不会使用或者还不能熟练使用的器械。要减少或避免户外运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合理的投放器械是关键所在。总之,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是长期的、复杂的一项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孩子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放手去玩,去获得哪些在条框传授式教育活动中难以习得的经验和能力,在健康的道路上快乐的成长。

作者:张芹霞 单位:石家庄高新区郄马镇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综合分组的运用 下一篇:初中化学探究性作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