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2-05-28 01:47:02

浅析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不论是绘画、雕塑、建筑还是艺术设计,都离不开素描造型基础。素描在造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素描训练过程获得对大自然形态的体验,并协调观察与表现的一致性。

一、如何正确观察及理解结构

素描大师德加曾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学习素描画的不是物体的形,而是通过观察画物体的结构。在观察对象时,切勿只盯着一个点,而忽略了整体的比例关系。在作画时,常常会提到“整体―局部―整体”。在观察时,仔细用心,对于物体的细节之处,对象的轮廓、比例、结构,用心地思考并记忆,通常以手中的笔作为标尺,眯着一只眼睛来观察对象的比例关系,做到心中有数。在观察的同时,不仅要用眼观看,也要用心去感受对象。这就是照片与绘画的本质区别。曾有很多人说,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照相机的出现,绘画将面临没落至消失。笔者的回答是“不”。因为照片只能客观地再现对象,而绘画不仅可真实客观地再现对象的原本样貌,还注入了作画者的思想情感,所以绘画便有了理性的思考及作品的灵魂。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主人公那迷人的微笑、含有淡淡忧伤的眼神具有深刻内涵。

对于物体的结构,在观察时,作画者也进行着理性的分析,在《于小冬讲触觉素描》这本书中,作者说:“皮、肉、骨、魂是我对艺术品格高下的认识和理解,我觉得无论画什么都必须见魂,由皮到骨,最后见魂,如果你最后就一层皮的话,即便是写实,没有画面结构,没有骨的支撑是站不住脚的。”只有充分理解了物体的结构,体才不会变“形”。结构是造型的根本,无论对象多么复杂多变,都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结构关系,这样的绘画才有生命力。

二、点线面、构图、透视相互呼应

由点即成线,由线连成面,由面构成体。点线面在素描中至造型艺术中的各学科,都是一个基本要素。点线面不同艺术形态的表现及其不同排列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形体结构及不同的形式美,梁楷在他的写意画《李白行吟图》中,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洒脱的诗仙形象,其飘然潇洒的神情,生动传神,令人叫绝。

构图,即“经营位置”,处理画面结构,通过点线面在画面中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织。在张会元编著的《素描教学》中提到,“以结构为中心,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线面结合的造型方式。”那么在构图中不仅要观察并理解对象结构,在构图中同样要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从大处着眼,把握大的关系及大结构,通常多用长线,勾画大的形体关系。经营位置应注意取舍,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对象及作画需要,对对象加以选择、裁剪以及提炼。在绘画时,通常采取的简易方法是,两手大拇指与食指相互交叉,便成一个框,选取“景”了。在画面中明确主体物,即主,其陪伴便是“宾”了,勿要“喧宾夺主”。在布局时要有主次之分,要均衡协调,也要虚实对比,这样画面才生动,不至死板。于小冬在《触觉素描》中提到“画面经营的重点,是经营画面黑白灰点线面的关系。”

透视是素描造型艺术的根本,由于人眼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任何一个物象在人的视觉中都具有近大远小、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变化现象。因此,通常所讲的透视即是一点、两点透视,不同的观察对象角度及对象位置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角,通常有仰视、俯视、平视,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透视在结构的基础之上,没有了透视的规律,便无从下手了。

三、三大面、五大调与石分三面、墨分五色

“三大面、五大调”是西方素描所讲的明暗色调,而“石分三面、墨分五色”是中国山水画中所提到的视觉对比度。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素描中的明暗色调,考究其光影瞬间变化,以绘画的形式并以理性的思考呈现在画面上。郎士宁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同时也将西洋画传入中国,并没有得到康熙皇帝的肯定,康熙曾说:“人的脸上怎么有了阴影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康熙对于外来的西洋画是不接受的。在素描中,讲究的是光影变化,由光影便产生了明暗,明暗则构成了黑白灰,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的重要因素。因此,西洋绘画在素描、色彩三面五调的层次变化中求统一,不同的光影下,不同的变化,便有无穷的魅力了。而中国画则是以白描和水墨画为中心的“写意传统素描”。《于小冬讲触觉素描》一书中谈到范宽的大作“《雪景寒林图》是中国式的明暗层次分明而体积关系丰富的素描,沉静典雅,气魄宏大。”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以形写神,寓意深远。

素描,是穷尽一生的课程。点线面、黑白灰、明暗、观察与构图的相互关系,是造型的要素。有了成功的造型作为基础,素描绘画便也成功了一半。通过对素描造型的把握,可为学习其他艺术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航天技师学院)

上一篇: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好的生活没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