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秋播秋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

时间:2022-05-28 12:20:31

山东省小麦秋播秋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

小麦秋播秋苗期是地下害虫等危害盛期,也是多种病虫草初发期。抓好小麦秋播秋苗期病虫草综合防治,不仅能控制此期病虫草危害,而且可降低病虫草源,减轻小麦全生育期发生危害,为翌年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秋播秋苗期要以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等根病,地下害虫和麦田杂草防治为重点,同时做好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丛矮病、条纹叶枯病的预防工作,抓好以药剂处理种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的越冬菌源,兼治农田害鼠、灰飞虱、麦蜘蛛和蚜虫等。

一、大力实施综合防治,全面防控病虫草鼠发生危害

(一)积极推广农业防治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地推广科学的种植结构和方式。积极推广麦菜套、麦田种植油菜诱集带等种植方式,提高害虫天敌发生的景观连接度,有利于天敌周年循环发生,可显著减轻麦蚜等害虫危害。二是加强健身栽培。实行起垅栽培,足墒、精量以及适期播种,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期划锄除草、科学浇水等可提高小麦对病虫草的抗御能力,减轻发生危害。棉烟田种小麦,要先拔柴,铲除周围杂草,耕翻整地后再播种,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毒虫源,减轻病害发生。

(二)选用抗耐病优质小麦良种。选用抗耐病品种是小麦丰产稳产,减少防治次数,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各地要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推荐选用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其中,小麦黄花叶病自2012年以来曾在临沂、泰安、枣庄、日照、菏泽、青岛、淄博7个市,16个县区,50个乡镇部分麦田发生,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选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据品种抗性田间鉴定试验,鲁原502、良星99、郯麦98等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抗性好,可因地制宜选种,发生区避免播种临麦4号、汶农17、山农22、淄麦22、济宁12、济麦22号等感病品种。

(三)大力推行药剂处理种子。药剂处理种子是最简便易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种传病害最有效,并且是预防和防治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以及秋苗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麦蚜、麦蜘蛛发生危害的有效措施,还可兼治农田害鼠,应大力推广。各地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针对性科学选用包衣剂和拌种药剂。杀菌剂可选用6%戊唑醇或2.5%咯菌腈分别按种子量的0.05%、0.2%包衣或拌种,杀虫剂可选用60%吡虫啉按种子量的0.2%包衣或拌种,地下害虫严重的可再加40%辛硫磷乳油用种子量的0.2%包衣或拌种。

(四)药剂喷雾防治。灰飞虱密度大带毒率高的地区,要注意防治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和条纹叶枯病。在小麦出苗前可亩用10%吡虫啉10~15g喷雾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地下害虫重的麦田,特别是未拌种或未包衣的麦田,可用40%辛硫磷每亩40~5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每亩50~60毫升喷麦茎基部,或可用以上两种药剂的5%颗粒剂每亩1.5~2.0公斤撒施后划锄浇水。土蝗和蟋蟀发生严重的可用40%辛硫磷1000倍药液喷雾防治,确保麦苗安全生长。

(五)适时开展化学除草。秋季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控制麦田草害,对后茬作物影响也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开展。对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苯磺隆1克或15%噻磺隆10克加水喷雾防治,对抗性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麦喜)乳油10毫升防治。对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重的可亩用3%甲基二磺隆(世玛)乳油25~30毫升或70%氟唑磺隆(彪虎)水分散剂3~5克,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

(六)加强种子检疫。随着麦种的频繁调运,小麦腥黑穗病和全蚀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危害,要加强麦种检疫工作,严禁调入和使用带检疫对象的种子,杜绝检疫性病虫杂草传入和危害。小麦腥黑穗病发病地要更换无病良种,统一供种,并实行统一药剂包衣或拌种防治。

二、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秋播秋苗期是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有利时机。特别是麦田化学除草,十分适合大面积专业化统防统治。各地要积极组建和利用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及时有效地组织防治,确保防治速度和质量,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

三、注意安全用药,防止中毒和药害事故发生

药剂拌种,特别是杀虫剂拌种,要注意人、畜安全。拌种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拌过药剂的麦种要单独存放,防止人畜误食。同时,要严格按推荐药剂剂量拌种,防止作物药害发生。为防止药害发生,一要严格按推荐剂量使用。二要禁止或避免使用对后茬作物有药害的药剂。长残效除草剂氯磺隆、甲磺隆在麦田使用后易对后茬花生、玉米等作物产生药害,要禁止使用。双子叶作物对2.4-D丁酯高度敏感,易引起药害,麦棉、麦花生、麦烟、麦菜等混作区麦田要避免使用2.4-D丁酯以及含有2.4-D丁酯成份的除草剂进行除草。

四、加强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宣传培训

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治。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传媒工具开展宣传培训,传递病虫发生信息,把防治技术传授给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确保秋播秋苗期小麦苗全苗壮。

上一篇:云可大可小 下一篇:机遇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