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时间:2022-05-28 12:20:25

摘 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对农户的生计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广西某地区为例,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使农户可持续生计获得发展及保障,提出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以期起到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户;可持续生计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退耕还林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之一,不但可以缓解退耕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然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必然会对农户的生计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广西某地区为例,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通过比较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变化,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使农户可持续生计获得发展及保障,提出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

1 退耕还林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

1.1 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生计”概念,从此,可持续生计分析成为一种理论及思维框架,被用来在操作层面上指导工作,应用广泛。可持续生计分析是指以人为中心,进行发展目标、优先重点以及范围的分析和确定,选择是否进行发展项目的增加,进而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一种有效方法。

1.2 可持续农户生计框架

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对退耕区农户退耕前后的生计情况进行评估,形成了可持续农户生计研究框架(如图1)。在可持续农户生计框架中,农户是在一个较为脆弱性的背景中获得生存,这种脆弱性背景是指造成贫困并使其持久化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生产大环境2个方面;他们有一定资本,不仅包括金融财产还包括个人的知识、社交圈、技能和决策能力,其中,最主要的5种资本分别为人力资本(H)、社会资本(S)、自然资源(N)、物质资本(P)和金融资本(F);同时,他们会受到生计策略、战略干预等外部干预因素。

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

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对广西某退耕区进行调查统计,得出退耕前后农户收入对比情况(如表1)。调查统计得出,退耕还林后短时期内农户收入由于政府补贴和非农收入,会呈现增加的趋势,此时政府的补贴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户种植业和林业收入呈负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后种植的主要是生态林,并且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补助期以内种植业和林业收入无法达到正常标准,由此可见退耕还林会对农户生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的生态林只有38%可以现期收益,收益情况还十分不稳定。针对大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后使得种植业无法满足基本生计,而林业短期内收益相对较低。因此,相关补贴至关重要,否则返耕的可能性很大。

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恢复成森林植被,主要包括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个方面的内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但减缓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还增加了绿化率,起到了固土、养地及净化空气的目的,使生态环境转向良性发展。如调查研究的广西某退耕区完成退耕还林1.5万hm2,周边荒山造林种草2.5万hm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河流含沙量相比减少24%~26%。可见,退耕还林确实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影响,如果能够解决退耕区农户的生计问题,那么该工程应予以广泛推广。

4 对退耕还林的几点建议

4.1 加快城镇化建设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农户离开了农村迁到了就近的小城镇,实现积聚效应.这样既可以在农闲时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又可以在农忙时尽快回归土地,对于增加农户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4.2 增加政府补贴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以减缓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必定对农户生计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加大政府补贴,农户将会陷入贫困,返耕可能性会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举步维艰。

4.3 发挥地区特色产品优势

由于种植业和林业经济效益并不乐观,那么发挥地区特色产品优势至关重要。应充分发挥养殖业作为增加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大中型养殖基地,开拓外销市场,带动一些小规模养殖农户,将地区品牌的价值充分挖掘。同时,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对荞麦、豌豆等作物,规模种植,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4.4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农户土地减少而无法满足生计,农户的生存发展必须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利用退耕还林形成的经济果林等绿色景观,将其与旅游业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促进劳务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

4.5 加大农户培训力度

退耕还林后很多农户成为剩余劳动力,为了使这部分农户获得收入,应加大对其培训力度,让其掌握一定的致富技能,发展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做到细化分工、增加就业;或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运输、餐饮业级信息等技术等行业,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分化,增加收入。

4.6 增加林下经济作物的技术推广

如:高山地区种植天麻技术、中丘陵地区种植田七以及食用菌等项目。

5 结 语

综上,我国大面积推广退耕还林工程在农户生计维系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如何解决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广西某地区为例,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并提出应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政府补贴、发挥地区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及加大农户培训力度,来增加农户可持续生计,进一步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只有这样,才能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得以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克松.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探讨[J].绿色科技,2014(02):131-132.

[2]李金香,龚晓德,夏淑琴,等.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基于宁夏盐池县农户的调查[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3):279-281.

[3]郭欢欢,李波,于海跃,等.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110-114.

[4]赵春香.谈退耕还林后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61-363.

作者简介:尹锦珊(1965-),男,广西资源县,林业工程师, 中专学历,从事林业政策宣传,森林生态资源管理。林政执法,林业生产组织,科技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

上一篇:建筑学课程体系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探讨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