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历险记的背后

时间:2022-05-27 10:25:24

蜗牛历险记的背后

最近收到一篇学生作文《走过懒惰》,写自己如何克服懒惰的习惯――

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这只蜗牛吸引住了,只见它的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离这片荒芜区域不远处的绿荫――一片草丛,这只蜗牛不顾一切地向草丛爬去。一只老鼠好奇地玩弄着它,把它玩弄得遍体鳞伤。可是它仍然向草丛爬着,大雨把它打得连连失去方向,可是它默默无言地承受着,努力向草丛爬去。石子路上锋利的石头把它刺伤,它依旧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坚定地爬行。

我被这只蜗牛深深地打动了,步伐虽小,它却仍然坚持着,我为什么不能像它那样,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呢?

我开始努力改正懒惰的习惯,不久我的书法开始突飞猛进,书法老师也不断夸我勤奋。

珂珂

我就纳闷儿了,蜗牛哪来的神力,学生看一次蜗牛爬行,就可以治“懒病”啦?如果真是如此,请给我批发两箱蜗牛。

卢玮

不说这神力,文中提到“它的两只眼睛死死盯着……”,事实上,蜗牛的眼睛就是触角上的小黑点,而且蜗牛的眼睛无法看清外界花草,只能感受明暗变化。

琴琴

在作者的注视下,老鼠还能镇定自若地将蜗牛弄得遍体鳞伤?勇敢的小蜗牛还能在大雨中依然奋勇向前?它那小小的身子被石头刺伤了,它的壳呢?我被作者的脑洞惊呆了,这简直是一部蜗牛的励志神剧啊。

张欣然

这明显是作者编造的故事嘛。这使我想起了以前老师讲的几个虚假素材:“我”忘戴红领巾,门卫不让进,家里养的狗叼着红领巾给“我”送过来,使“我”感动不已;“我”家里养了一盆植物,一直长势不好,但是到了“我”期末考失利的时候,居然长得格外旺盛,因此“我”重新振作……这类文章都是为了表达文章主题,强行选材,强行“感动”自己。

珂珂

作文中的选材,要么选取真实的生活素材,要么在生活的基础上合理虚构符合题意的素材,比如“走过懒惰”这个题目,其实就是写自己克服懒惰的过程。“小懒惰”,我们每个人身上几乎都会有,只要选取相关的经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可以了,绝不至于难到要伪造一段蜗牛历险记的地步。

木木

我就有很多“小懒惰”,比如:早上因为爱赖床老迟到,班级跑操的时候总借肚子疼请假,放了学还让奶奶帮忙背书包……说起我的懒惰,简直两天都说不完。如今因为住读,我“被迫”改掉了一些懒惰的毛病,这肯定算是“走过懒惰”吧。

柯小凡

木木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也是个“懒虫”,学习上总想投机取巧。比如做数学题,有时候也为了省事而漏了许多步骤,导致算错、扣分。现在想起来,这些投机取巧也算我“走过懒惰”的一个过程吧!

崔微微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学生为了迎合题意而强行编造素材,这是我们在批改作文中经常遇到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面对题目时无话可说,只好编故事搪塞阅卷老师。这种漏洞百出的作文,它的得分不高。

分析题目“走过懒惰”,顾名思义,是要写“我”和懒惰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思考感悟。

①可以记叙手法,写“我”因懒惰而错过、搞砸某事,比如“我”因为晚起,错过班车等;

②可以议论手法,写历史上勤奋者成功,懒惰者失败的故事,表达“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

③还可以反向命题,论述懒惰不一定是缺点,它其实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以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明为例,表明懒惰的两面性。

采取以上角度写懒惰,相信要比虚构蜗牛历险记来得强。以木木同学提到的自己赖床为例,给大家一个参考:

每天早晨6∶00,闹钟总会“催命鬼”似的在耳边响起,我便一手拽过它,“啪嗒”一下,进入懒人模式――再眯5分钟。然而我那软软的床似乎偷偷拨快了分针,一眨眼的工夫5分钟便过去了,闹钟又像我妈似的唠叨起来,“丁零零”喋喋不休,可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不敢再关了它,我怕完全睡过头。“就两分钟,让我把那隐隐约约断了的美梦做完吧!”我已经习惯了给自己找各种合适的赖床理由,直到……

那天我是值日班干,按照班里的规定,值日班干需要提前10分钟到班,督促班里同学清理卫生和早读。然而,那个看似一如平常的早晨,我却在懒人模式之后一睡到底。等到老妈从楼下上来一把掀了被子,厉声道:“还没起,你今天肯定迟到啦!”我一骨碌坐起来,梦中的“巨无霸汉堡”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连袜子都来不及穿了。“迟到了,班级就要扣分啦!整个小组会被罚值周一个星期……”我不敢想下去。

上一篇:用电稽查中反窃电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煤矿开采机械设备参数设计及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