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艺术虚构,创新写作材料

时间:2022-09-25 09:37:25

借助艺术虚构,创新写作材料

近日,与邻家的一个成绩不错的小孩谈起记叙文写作的问题,这个小孩大呼“作文难”。问及难在何处,他说记叙文难就难在选材上。他告诉笔者,老师在评讲作文时,总是要提到班级作文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选材“撞车”现象。他说,老师告诉他们记叙文选材要新颖、独特,要避免与他人雷同,他们也知道,但是同学们动起笔来,写出来的内容还是大同小异,陈旧雷同。

笔者常年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多次参加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阅卷工作,对记叙文选材“撞车”现象也深有感触。记得200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目为《带着微笑出发》。应该说,对于这一作文题目,在审题上并没有设置什么障碍,其中的“微笑”是一种自信乐观健康心态的外在表现。对于这一点,考生都能准确把握。问题是,自信乐观健康心态可以选取怎样的材料去表现。笔者在参加作文阅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写到了这样的内容:中考前夕的一次模拟考试,“我”意外失利,不理想的模考成绩,使“我”陷入极度的恐惧和失望之中。回到家中,父母并没有一味地责怪,相反,给了“我”春风化雨般的安慰和鼓励。安慰和鼓励的内容不外乎帮作者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告诉他“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作者重新恢复自信,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带着微笑向中考迈进。2011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目为《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不出预料的是,众多考生又在重复上述内容。在这里,“春暖花开”意味心结的解开、情绪的转变;心结的解开、情绪的转变的原因便是父母的安慰和鼓励。

不仅是在这两次中考中,不仅是“考试失利”的写作内容,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陈旧的写作内容会时常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平时习作中出现,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年复一年地阅读着诸如此类的选材雷同的作文。

记不清哪位大作家曾经说过:“第一个把女人称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称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称作‘花’的人是蠢才。”这句话常常被一些文化人引用,用来批评那些拾人牙慧、毫无创见的作品。苏轼也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很显然,“喜新厌旧”是读者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倘若学生的作文中,选材过时陈旧,大量雷同,缺乏新意,落入俗套,读者定然会感到“审美疲劳”,弃之如敝履。笔者在历次参加中考作文阅卷的时候,看到大量的选材陈旧、雷同的作文,其中不乏语言基本功过硬、文采飞扬的作文,但是,按照阅卷评分标准的要求不能判其高分,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须知:中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有时1分之差,学生就只能自费升入理想的高中就读,需要花费家长几万元的心血。

毋庸置疑,学生记叙文选材雷同的问题,是一个需要所有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在这一方面也做过一点有益的研究和尝试。笔者认为,创新写作材料,一个重要的做法便是:借助文艺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对作文进行一些艺术化处理,充分调动起自身的积累和经验,对原材料作一些符合生活真实的修改和补充,重新组合、创造出全新的写作内容。

还是以常见于学生笔端的“考试的失利”的写作材料为例。我们不否认,在学生生活面狭窄,可供选择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作文选材“撞车”很多时候不是抄袭。坦率地说,选取这一材料进行写作的同学,大多是“说真话,抒真情”。因为“减负”喊了多年,但考试评价制度并无多大改变,于是学生学业负担“越减越重”,考试的压力确是他们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现今的大多家长也懂得了在孩子考试失败的时候,要多一分鼓励,他们思想淳朴,通常也是帮孩子分析原因,安慰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此说来,“考试的失利”的材料绝对不应禁止学生抒写。

因此,在一次以2011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进行写作训练之后,不出所料,许多学生又再一次如实记录了“考试失利,爸爸或妈妈帮我分析失败的原因,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给我安慰”。之后,笔者决定借助多媒体对其中的一篇语言基本功比较扎实的作文进行了集体当堂升格修改。

首先,笔者问同学们:“常见的食材,经过大厨的的加工,既能保持食材特有的本味,又能让人品尝出别样的风味,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心领神会,异口同声:“是因为大厨善于添油加醋。”接下来,笔者因势利导,告诉同学们:“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地‘添油加醋’,借助文艺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对作文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化处理,既不失事情本身的真情实感,又能不落俗套、新颖独特。”于是,笔者向同学们展示了修改原作的过程,肯定了文章语言的优点,指出了其不足。

接下来,笔者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提供了一些“油”、“醋”,要求学生利用“油”、“醋”对原作加以升格修改。在简单的点评之后,同学们选取了其中几则材料。经全班统一意见,最后又确定选用如下一则材料:

有人牵一只蜗牛去远行,可是蜗牛走得太慢了。他又是催促又是斥责,蜗牛只是很歉疚地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这人又气又急,对蜗牛又拉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越发爬得慢了。他只好耐着性子,让蜗牛慢慢爬,自己则以接近静止的速度跟在后面。就在这个时候,他闻到了阵阵花香,听到了鸟叫虫鸣,感到微风拂面的舒适。后来,他还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他不禁感慨道:“我牵着蜗牛远不如蜗牛牵着我富有诗意!”

在经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积极改造之后,一篇全新的文章诞生了: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窗外,暖风习习,花香缕缕,燕语呢喃……多么醉人的春意呀!然而,今天我却毫无兴致。

此时正值中考前夕,学校进行着接连不断的模拟考试。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但是,紧张、压力还是充斥在我的心中,令人烦躁不安。

爸爸抿了一口龙井,而后轻轻地放下茶杯:“儿子,给你讲个故事……”

我心中一颤。从我开始懂事时到现在,每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聊,爸爸常常要给我讲些能启人深思的故事、趣闻逸事之类的东西,可谓用心良苦。是的,只要我得空,他便抛开手中的杂务,陪我谈天说地。我知道,在我的身上承载着他巨大的期望。但,我却从没感到过丝毫的压力,因为,父亲从来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板起面孔教训我,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平等交流。

“儿子,你仔细听好了……”爸爸发话了,脸上堆满了和蔼可亲的爱意。

“有人牵一只蜗牛去远行,可是蜗牛走得太慢。他又是催促又是斥责,蜗牛只是很歉疚地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这人又急又气,对蜗牛又拉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越发爬得慢了。他只好耐着性子,让蜗牛慢慢爬,自己则以一种接近静止的速度跟在后面……”

我满脸狐疑地盯着爸爸,心里也嘀咕起来。父亲今天讲的故事似乎是一个童话,自从我升入初中后,他再也没为我讲过童话。今儿他怎么又“小儿科”了?

“你猜,这时那人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收获?”爸爸突然发话了。

“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嘴中嘀咕着,“慢下脚步,最多是闻到了阵阵花香,听到了鸟叫虫鸣吧……”

爸爸笑眯眯地竖起了大拇指:“是呀!不仅如此,他还感到了春风拂面的舒适。后来,这人还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

我心中又是一颤,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中流淌。

“你猜,最后,那人说了什么?”爸爸用一种鼓励的神情看着我,“他说,我牵着蜗牛远不如蜗牛牵着我富有诗意!”

刹那间,我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孩子,人在旅途,许多时候,焦躁只会自寻烦恼。放下包袱,微笑面对,才是生活的真谛!”爸爸站起身来,拍拍我的肩膀,“更何况,你是有实力的!”

抬望眼,正逢上父亲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往日父亲和我闲聊时的种种情形立刻涌现在我眼前。刹那间,一股热流涌向我的全身,催我奋进。我知道,那是一种领悟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动。

窗外,暖风习习,花香缕缕,燕语呢喃。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嗅到了缕缕花香……

应该说,与原作相比,这篇文章写的是“考试的失利”的老材料,但由于充分调动起自身的积累和经验,对作文进行了一些艺术化处理,对原材料作了一些符合生活真实的嫁接、加工,能“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发”,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内容,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全新阅读感受。

很显然,合理化的艺术虚构,重新组合、创造出全新的写作内容,对解决记叙文选材雷同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这与《课程标准》中的“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的表述是一致的。

(纪青松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胡集中学 226671)

上一篇:以问领写,化大为小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