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课也需“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2-05-27 06:56:27

小学思品课也需“润物细无声”

小学思品学科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德育,还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施教者,认真学习课标,深刻领会课标内涵,挖掘教材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小学思品学科教学的课程目标不仅局限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应该从课标要求出发,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例如:一次省级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我的自画像”一课时,通过对课标的研读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从教材层面主要是通过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侧重点放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定位。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时,首先从外貌特征引入,从外界形象到内心世界,从自身特点到自我意识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升华。因此,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和体验,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才能增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灵活处理教材,将教材演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载体

思想品德课应向生活开放,向自我开放,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教师要正确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开放化、动态化。例如:在探究“同学之间”这课时,从课堂的主题看,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同学间的关系,教材编写是从学生回忆与同学间相处过程中的美好事例开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接下来,以“设身处地”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课本上提供的情境中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从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两个方面对比中,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通过教材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情感与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中经常有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进行辨析并给出正确的做法,上升到正确的行为;与学生一起总结同学间友好相处的黄金法则,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与生活。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探究情境,为学生互动活动提供平台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强调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关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彩的课堂探究情境,为学生互动学习活动提供广阔的探究平台。过去的品德课教学,教师注重把教科书中的概念、规则、知识转移给学生,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教学从不注意学生间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例如:在教学“家庭树”这课时,将“弄清楚我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画、自己调查、自己说、自己表现等活动,自主建构出对家庭结构认识的学习过程。课文中有一些留白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不要简单地将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通过课堂实际,使我更加感受到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是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途径。

四、将课堂学习活动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品

学以致用,这是品德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思品学科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通过学生对思品的学习,能够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实践告诉我,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因此,提高思品学科教学质量,教师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将思品学科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行为给予正确引导,科学评价,既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道理、观点去联系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廉贻小学)

上一篇:有效引导,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下一篇: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