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闯两次金融危机的秘诀

时间:2022-05-27 04:28:59

连闯两次金融危机的秘诀

“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只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危机还是可以化机会,否则即使是机遇,我们还是会错失啊!”林嘉水如是说。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只有三名员工的无名承包商,发展到今日在吉隆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跨国公司,马来西亚联合机械集团(UNIMECHGROUP BERHAD)安然渡过两次经济萧条,而且一次比一次站得更稳,根基扎得更实。作为马来西亚机械工业界的翘楚,他们战胜困境、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马来西亚联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主席林嘉水。

“三个人六只手”白手起家

林嘉水可以说又是一个白手兴家的典范。父母早年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的槟城州落脚,一家七口仅靠父亲在戏班拉二胡勉强度日。但就是这样捉襟见肘的生活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中学毕业后,他做过家教,担任过仓库的管理员。1977年,不甘平淡的他联合弟弟林炎昌和妹夫共同筹集一万八千令吉,在槟城州北海的王春添路租下一个办事处,开始从事机械服务工程,这也是联合机械集团的前身。成立之初,除了林嘉水和弟弟之外,只有一名员工,三个人六只手,联合机械的天下就是靠他们赤手空拳打拼出来的。

当时正值马来西亚槟城州工业化起步期,凡是涉及工业市场的领域,都要用到机械配件。林嘉水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认为“机械制造业的前途无可限量”,便决定投身这一产业。

“开始时主要是以服务工程为主,后来才慢慢地拿,例如意大利的燃烧器,业务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此时的林嘉水既是老板,也是产品的推销员,就连收账也要自己一手包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联合机械集团已然成为马来西亚机械工业界的骄傲,并以其全面的工业服务著称。

勇闯东南亚金融风暴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但在林嘉水看来,这次金融风暴并没给联合机械造成多大的影响,集团的营业额反而平稳增长。这主要归功于联合机械集团自1992年开启的海外业务,他们的产品不仅在马来西亚国内销售,同时也分销至多个国家,遍布亚洲、澳洲与美洲等地。

林嘉水告诉记者:“联合机械集团的顾客群多数是外销公司,并且主要是销售到欧美地区的厂家。199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而欧美国家的需求还很稳健。所以马来西亚本地的外销公司业务都还好,这间接地提高了联合机械集团的营业额。”

当然,199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有其负面影响。经济萧条,利率升高,马来西亚很多本地公司深受其害,联合机械集团的呆帐也因此上升不少。但因为拥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联合机械集团的各项业务在金融风暴之年“都有成长”。由于林嘉水在业内外的杰出表现,2003年他获封了拿督头衔。

再战全球金融危机

事隔十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再次来袭。已经走出马来西亚,并向中国、印度、日本进军的联合机械集团又将如何应对?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市场的波动,让所有的投资者只能作壁上观,这个情况将会持续直到美国经济回暖。所以,尽管联合机械集团已在行业站稳脚跟,公司的正常运作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在其它方面还是受到了全球的骨牌效应。”

据林嘉水介绍,从2008年10月开始,联合机械集团的营业额已有放缓的迹象。他预计2009年公司的营业额会比去年下跌10-15%。“200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经济,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去年上半年,马来西亚的原材料,如棕油和橡胶等,卖到了空前的高价,钢铁、洋灰(即水泥,记者注)的价格也节节上升,但下半年开始却来了个大逆转。国际石油价格从上半年的高价迅速下滑,连带所有主要商品的价格一路狂跌。因此,今年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是产品市场的萎缩和生产成本的提高。”

在这样一个经济衰退的时期,联合机械集团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以及质量提升上。林嘉水告诉记者:“在经济腾飞时,积极提高营业额似乎是所有集团一致的动作。然而在经济放缓时,我们该停下脚步,做好生产线,加强产品质量,开拓新市场,从而为经济回暖做出最好的准备。”

“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只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危机还是可以化机会,否则即使是机遇,我们还是会错失啊!”林嘉水如是说。

看好中国制造业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的制造业依靠低成本的优势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中国制造的商品大量出口,在国际上赢得了重要的地位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近几年,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制造业在原料、土地、人力、能源、交易等各方面的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对此,林嘉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中国生产成本上升是不争的事实,但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在中国生产的成本还是比较低。而且足够的人力资源也是其一诱人的卖点。所以,外商撤离中国可能只是短期的迹象。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还是可看的。”

目前,联合机械集团已在中国大陆的天津、沧州等地投资建厂发展制造业,经营范围涉及阀门制造、蒸汽系统设计、流体控制与输送系统等多个领域,市场则主要面向马来西亚国内市场。林嘉水表示,这种模式还将延续下去。此外,集团还计划在中国投资其他相关领域的项目,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内的市场。他说:“除了阀门与管件之外,联合机械集团也在东莞等地投资电子工业。我们希望把投资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从而降低企业风险。虽然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马来西亚国内市场,不过,我们也有销售到其它国家,例如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澳洲、菲律宾、中国等地。我们的目标是把集团旗下的品牌推出亚洲,走向全世界。”

林嘉水同样看好中国内地的市场:“我们正在积极地开拓中国内地市场。希望有朝一日,在内地建立起自己的阀门与管件品牌。”

管好企业,才能决胜海外市场

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的投资门槛大大降低,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却一直苦于“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拥有十几年海外投资经验的林嘉水有着自己的心得:“其实无论是哪个企业若想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一样的。”

林嘉水认为,想要在海外开拓一个新的市场,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首先我们产品的品质一定要获得他人的肯定。只要产品的品质得到市场的肯定,那么我们拓展海外的计划就已成功了一半。而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品质证书,也是让海外发展进一步实施的前提。”

此外,还得考虑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因素。要跨出海外,就得对当地的情况有所了解,需要了解当地消费者对产品有怎样的要求。每一个市场都该有特定的市场策略。而制定一个市场策略,就要研究当地的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

“最后一点,我想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中国企业想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除了要提高产品的品质,公司的管理制度也该得到改善。因为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率地将产品推广到海外市场。”

上一篇:佳能中国的危机之道 下一篇:品质经营,技术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