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障碍,成就精彩

时间:2022-05-27 03:00:58

巧设障碍,成就精彩

俗话说:“墙推倒了就是桥。”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设置一面墙,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它可以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学生寻找协调的途径,征服困惑,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经过探索,架设知识的桥梁,进而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障碍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意义上讲,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引入障碍,激发欲望

曾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他先复习了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有重叠、观察、数格子等方法后,然后问道:“如果想知道学校操场的面积,用数格子的方法合适吗?”学生在底下就议论开了。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绊脚石,而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垫脚石,即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以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能使学生的面前出现疑问,那么事情就办成了一半。”因此,设置障碍的目的就在于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求知欲望中探求新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一技能能够使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探究障碍,引出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创设障碍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可先给学生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在用观察、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时,引出了一系列矛盾冲突:①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②由于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难以比较出大小;③用数方格时,遇到格子大小不一样时也无法比较。在这障碍重重的探索中,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逼近一步,最后想到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行,这样便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学习是在不断揭露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可通过巧设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知道的迫切心理。“矛盾冲突”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是创造的火种。层层设疑,制造矛盾,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促使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的一把金钥匙。

三、读中生疑,推进教学

“熟读而精思。”读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欠缺的,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把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言具有生成功能,以语言符号生成作品的外观形式,使其获得感官上的审美愉悦。如果不能获得感官上的审美愉悦,就从中发现问题,推进教学的发展,使知识得到提升。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学贵有疑――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念儿歌,当学生感到有“太累了”“念不完”的困难时,教师再引入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能较好地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妙处。学生深入探索得出“n只青蛙n张嘴,n×2只眼睛n×4条腿”这一结果时,让学生大声朗读。当学生感觉到读的时候很不顺口,继而引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的知识,之后把简写好的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再次朗读,深刻领会。每一节数学课,由师生共同探究出来的知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则像一条线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使之掌握于学生手中而不易丢失。在读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形成“读――发现问题――思――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又如同体育项目中的110米跨栏比赛,每一次冲刺都是为了越过前面的障碍物。

四、练习设障,加深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反馈与调控的过程。其中出现的种种信息交流,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一次完整的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们的认知起点到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

例如,有一位教师引导学生验证完“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之后,练习中,课件出示了一个正方形(没标明其边长是多少),要求学生求出它的面积。下面的同学,有的举起手中的尺子,用眼睛瞄着大屏幕上的正方形比划着,进行“远距离”的测量;有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机灵地笑了,说:“老师,您没标出正方形的边长,我们怎么求它的面积呢?”这时老师也笑着说:“对了,要求正方形的面积一般要先知道它的边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这个小小的玩笑,也是精心创设的趣味情境。它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的中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深化理解,进而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功夫、见魅力……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让细节成就精彩!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尝试 下一篇:读出“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