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聂儿土沟矿区铁矿矿体地质分析

时间:2022-05-27 12:09:27

乌拉特前旗聂儿土沟矿区铁矿矿体地质分析

摘 要:聂儿土沟铁矿区位于乌拉特前旗西山嘴镇东45 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沙德格苏木。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台隆西段,乌拉山褶皱束。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阴山地层区、大青山地层小区。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区内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每期大的构造运动在该区域有显示,岩浆活动频繁,分布较广阔。文章主要分析了乌拉特前旗聂儿土沟矿区铁矿矿体地质特征。

关键词:聂儿土沟铁矿区 铁矿矿体 矿体地质

中图分类号:P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065-02

该矿体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段的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透镜体地层中,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或含磁铁石英岩。走向近东西,或北西西向,地表倾角较陡,均在80°以上,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成群成带地断续出露,长者500 m,短者10~20 m,全区共有30条矿体,现将主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1 矿体特征

1.1 Ⅰ号矿体

出露于矿区中部,位于北部含矿带西端。共三条平行的矿体组成,其编号为Ⅰ、Ⅰ-1、Ⅰ-2。有4条勘探线,4个钻孔和10条槽探工程控制,槽探间距为50 m。Ⅰ号矿体长约500 m,延深不大,第一排钻孔4个,有2个钻孔见矿,控制深度30~70 m,赋矿标高为1 275~1 419 m。地表矿体|部厚,但延深不大,钻孔未见矿。形态较规则,呈层状产出。矿体走向283°,沿走向波状起伏。倾向北,倾角东部88°,中部85°,西部80°,倾角均在80°以上。

1.2 Ⅰ-1号矿体

赋存于Ⅰ号矿体的上盘,相距2~6 m,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矿体长175 m,地表4条槽探工程控制,深部2个钻孔控制,控制最大斜深118 m,但矿石变贫变薄而尖灭。矿体走向280°左右。倾角地表80°以上,而延深钻孔中矿体变缓75°左右,最高品位TFe29.04%、mFe 25.04%,最低TFe25.78%、mFe17.13%,平均TFe26.83%、mFe20.90%,最大厚度4.00 m,最薄1.90 m,平均2.04 m,估算矿石资源量为7.23×104 t。

1.3 Ⅰ-2号矿体

赋存于Ⅰ-1号矿体的上盘,相距3 m左右,仅有地表两条槽探控制,地面长度125 m,走向280°倾向北,倾角80°左右,矿体厚度稳定,分别为1.79m和1.36 m,平均1.40 m,最高品位TFe30.74%、mFe为27.39%、最低品位TFe19.06%、mFe15.26%,平均品位TFe25.45%、mFe21.90%。矿体形态规则,无夹石,估算资源量为0.84×104 t。

1.4 Ⅱ号矿体

分布于北矿带的东部,长220 m,有4条槽探工程控制,未施工钻孔。走向290°左右,有波状起伏,倾向北,倾角80°,中间厚,两头薄至尖灭。形态规则,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TC52槽探处矿体有1.01 m厚的夹石,呈透镜状。矿体最厚4.21 m,最薄1.05 m,平均2.90 m。品位中间较富,最高TFe37.93%、mFe35.30%,最低TFe16.62%、mFe11.89%,平均TFe28.76%、mFe23.61%。估算矿产资源量5.24×104 t,占总储量的5.56%。

1.5 Ⅱ-Ⅰ矿体

位于Ⅱ号矿体西部上盘,相距3~6 m。矿体长100 m,两条槽探控制,走向288°,倾向北,倾角85°与Ⅱ号矿体基本平行。矿体厚度分别为1.10 m和0.65 m,TFe品位分别为35.67%和23.15%、mFe品位分别为28.25%、17.49%。因矿体平均小于1 m,未参与储量计算。

1.6 Ⅲ号矿体

位于Ⅱ号矿体北东约115 m,两条探槽控制,长110 m,呈透镜状产出,形态规则,走向290°,倾向北,倾角80°以上,矿体西边厚,东边薄,分别为2.67 m和1.28 m,平均厚度1.65 m,最高品位TFe38.87%、mFe37.17%,最低TFe20.41%、mFe17.91%,平均TFe27.71%、mFe24.01%,矿石资源量为1.07×104 t,占总储量的1.14%。

1.7 Ⅳ号矿体

分布于南部含矿带,赋存于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段中,是矿区最大的一条矿体。地表有9条槽探工程揭露,深部有4条勘探线、10个钻孔控制,基本将矿体的延长和延深控制住了。控制最大斜深185 m,矿体形态较规则。呈似层状产出。

1.8 Ⅳ-Ⅰ号矿体

出露于Ⅳ号矿体西端上盘,相距20 m。地表两个槽探工程控制,矿体长70 m,控制矿体斜深53 m,矿体走向270°左右,与Ⅳ号矿体平行,倾向北,倾角85°。厚度分别为2.35 m和4.00 m,最高品位TFe21.79%、mFe15.00%、最低品位TFe19.19%、mFe 13.17%,矿石资源量为0.33×104 t。

1.9 Ⅳ-2号矿体

出露于Ⅳ号矿体下盘,相距4 m,两条槽探工程控制,矿体长72 m,走向270°,向南倾,倾角87°,厚度分别为1.30 m和1.50 m,mFe品位分别为12.92%和10.01%。因品位不够工业要求,故未计算矿石资源量。

2 矿石质量

该区矿层结构比较复杂,由单一矿层和多层矿层组成,一般矿体中部厚度大,夹层增多但很薄,剔除不出去。向两端逐渐分叉,矿层变薄而逐渐趋于尖灭。矿石的矿物成份及化学成分叙述如下。

2.1 化学成分

铁是矿石唯一可供利用的有益元素,其他元素含量甚微,无利用价值。根据普通化学分析结果,全铁(TFe)最低含量12.92%,最高38.87%,磁性铁(mFe)含量最低为10.01%,最高为37.13%,一般在15%~20%之间,全矿区平均品位为TFe22.04%、mFe16.75%。

经样品测试,TFe和mFe呈正消长关系,含铁量高,磁性铁含量亦高,比值为74.35%,属于需选低贫磁铁矿石。

2.2 矿物成分

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磁黄铁矿。多呈它形粒状,含量在15%~25%之间,一般为20%左右,褐铁矿为磁铁矿氧化物,见于磁铁矿晶粒边缘或解理附近,也有个别磁铁矿晶粒完全赤铁矿化,一般含量在1%以下,但热液活动黄铁矿局部富集,含量可达5%~8%,一般为1%~2%,其次有磁黄铁矿0.1%~0.5%,黄铜矿微量。

2.3 矿石结构及构造

(1)V石结构:多为变嵌晶结构及似海绵铁结构,磁铁矿多呈它形沿脉石矿物粒间分布,或形成聚晶包围脉石矿物,少量自形及半自形者,呈细小单粒散布在脉石矿物中。磁铁矿粒度在0.1~1.0 mm者占80%,1 mm者各占10%左右,脉石矿物的粒度与磁铁矿极为近似。

(2)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及片麻状构造,斑杂状构造仅见于受混合岩化地段,为交代生成的粒状长石所形成的构造,故该区矿石按构造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似斑状和斑杂状4个类型。

3 矿石类型和品级

根据化验结果,全区521件普通分析样品中无一全铁含量大于45%,圈不出富矿地段。TFe/FeO的比值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聂儿土沟铁矿产于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段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段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中沉积韵律明显,产状与地层一致,为海相沉积岩层经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有明显的长英质脉岩穿入,矿物组分简单,为铁硅质沉积变质型矿床,属鞍山式铁矿类型。

4.2 找矿标志

(1)该区铁矿严格受地层控制,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性段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段地层,是寻找此类型矿床的首选层位。区域内本地层出露广阔,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2)该区铁矿具有较强的磁性,航空磁测及地面磁测,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因此,磁异常分布范围内是寻找此类型矿床的有利地段,磁法是重要的找矿手段。

(3)该区褶皱发育,在向斜核部是寻找厚、大矿体的有利地段。

参考文献

[1] 石俊,蔚志成,何浩.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巴勒代沟北矿区铁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J].西部资源,2014(11):178-180.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中职教育优质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应用 下一篇:以主题班会促进高校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探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