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27 11:11:1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

Analysis of Problems of University's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Ho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3,China)

摘要: 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不仅能查错防弊,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办学效率和组织机构的有效经营。本文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与对策。

Abstract: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of universities can not only detect faults and frauds, but the more important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hool-running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of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an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of universities we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高校财务 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

Key words: college finance;internal control;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48-02

0引言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举措。加强高校财务内部的管理目的是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防止一些违背会计工作原则的事件发生,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防止一些欺诈舞弊的事件发生,提高工作的效率。

高校财务控制包括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和高校内部管理控制。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内部的收入大多由财务部负责,所以高校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逐渐提上议程。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在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研究高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就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内部制度存在的弊端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合学校的新模式,近年来,一些高校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相继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大多缺乏实用性,脱离实际,不够科学合理。许多合并后的高校并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而把某些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导致有的项目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期满难收回、投资效益不好。有些高校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较为严格,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忽视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致使一些二级院系出现了如收入不及时上交、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有些院系领导将二级院系的经费变成自己的专项经费,按自己意愿随意支配,导致学校对各二级院系支出无法有效控制。[1]总之,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高校财务控制存在许多漏洞,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1.2 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得力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高校各项费用的收支都应按部门预算来执行。各高校在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不严的情况,各种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定方案。

具体表现为:①编制方法简单,学校大多采用传统的编制方法来编制预算,脱离实际,不符合现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分配给各单位的经费指标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②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的过程只有内部人员参与,造成预算数据不够准确、全面、客观。不能多角度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对高校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起不到指导的作用,再加上有的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对于一些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情况钻其漏洞,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难发挥其有效作用,③在预算的执行上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奖惩不明,高校财务工作中普遍流传着一句话“节约没奖励、超支无惩罚”致使难以对工作中的实际竭耗做不出客观的统计,不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工作管理水平。

1.3 财务监督、审计执行不力一些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疏于对下级财务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致使个别高校的财务监督流于形式。高校稽核的的内容单一,只是分别检查会计工作的各个部分,但对他们之间的衔接工作缺乏监督管理,不够系统。

稽核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对业务授权操作程序的监督。此外,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并未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就是高校内部的职能部门,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部门也都是高校的工作人员,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其次,部门负责人自身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在职期间,部门负责人是不用受到任何监督的,这就给一些创造了机会。

这种事后审计,对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审计容易走过场。任职期间所发生的事,由于时过境迁,谁的责任难以界定,审计工作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无法履行其内部审计的职责。

1.4 信息化管理层次低,沟通不畅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建设,作为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技术支撑就是建立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的[3]。通过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院系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查询与了解本部门的财务收支的实时状况;另一方面,财务处也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了解、分析各院系财务收支以及预算管理的健康状况。横向上,目前,高校的财务部门一般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资产管理、教学、学工等部门也都使用专用软件进行管理,但各部门都自成体系,信息不共享。纵向上,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增多,如何让管理者意图“不衰减”地贯彻到每一个员工,如何让基层的管理信息尽快、全面地反馈给管理者已成为普遍的难题。

1.5 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建立内控制度的要求由于高校财务要处理的日常事物比较多,工作比较繁重,会计人员每天要面对各种繁琐的检查和审计,这就要求他们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但在实际生活中,能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员并不多,无论在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形式发展,难以承担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任。

有些规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落实到文字制度上,及时出了问题也不按照制度,及时进行处理,甚至一些严重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事情,如做假账,也时有发生在高校里,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内部监管严重不合格。

2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2.1 强化内部稽核财务部门的内部稽核分为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内部稽核操作规范确保内部稽核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推进内部稽核制度化、规范化。稽核人员在对经济活动、经济业务进行稽核监督的过程中,对审核发现的不完整、不真实、不合法的票据应予以退回。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部门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对各项财务收支及其涉及的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审查和事后复核。对内容不合法、不真实、手续不完备、收支额度不准确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予以退回,或要求更正、补充。

2.2 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为了满足政府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和保证学校经费收支的计划性,高校在预算编制方法上要改变传统做法,实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定员定额标准。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对于预算执行结果要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力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以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提高财务控制和约束能力。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高校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经学校党委(常委)集体讨论审批后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学校预算一经确定不得擅自修改和突破,预算的调整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高校预算具体明确了校长、分管领导、业务部门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审批权限,学校财务部门在办理费用支出时。要坚持财务审批的“一支笔”规定。

2.3 完善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一是要根据业务要求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立不同的会计核算管理岗位。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二是加强输入控制。所处理的数据凭证都应有该项业务审批人员签字。对数据输入人员加以控制,如采用程序密码或运行口令。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计算机。口令密码不得告知未授权人员。三是加强输出资料控制制度。要求对计算机打印的资料严格控制。由指定人员负责分发、保管并登记输出资料的使用者、分发日期、打印份数。四是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数据的备份周期一般视日常数据发生量而定,在会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每天进行备份,以免备份不及时。造成意外损失。最好进行双备份或三备份,并存放在两个不同空间位置分别保管。

2.4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主管人员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指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鉴于高校的特殊性,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时,应当允许财务人员选择职称或职务“两条腿走路”,还要与教学主业人员有所区别,即通过全国统考取得职称后,就聘任并给予相应的待遇,而不应当再附加其他条件。此外,会计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应鼓励支持财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参加高级职称考评和会计人才的培训选拔。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比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高校对那些职业道德不好的工作人员,要禁止他们进入财务会计领域。

参考文献:

[1]赵莉萍.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内控制度探析[J].财务与金融,2009,(6):72.

[2]朱叶棠.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3):61.

[3]徐晟.论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与运行机制创新[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23.

[4]奚尊校,沈玲.试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综合),2010,(2):106.

上一篇:论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 下一篇:基于DSmT的供应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