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27 09:46:57

新形势下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新形势的机遇和挑战,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第一要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跟上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本文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方法、组织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近几年,面对高职生源急剧下降、高职院校大量扩招的严峻形势,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再次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保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面临的现状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强调:“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学生职业发展脱节......,” 新的形势和现状将高职教育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高职院校如何在新的改革浪潮中抓住机遇、步入正确航线,需要高职院校在抓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质量”的监控。

二、明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应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持续、动态过程,应建立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易操作的监控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机制,形成教学质量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应注意它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全面性,应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加强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监控为重点,以学院办学定位为依托,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网状监控结构。

(一)教学质量监控内容

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三要素是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1.教学管理方面的监控内容。主要是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监控,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要求和标准。尤其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应作为教学管理方面监控的重点。

2.教学过程方面的监控内容。主要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课程体系开发、教材选用、师资聘用、教学内容与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的监控,体现了高职院校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导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作为监控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实施对象和服务面向相匹配。如我院在面对目前生源的多样化和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求针对不同生源(如普招、单招、订单等)制订不同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教学对象方面的监控内容。主要是监控学生课程合格率、大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行业企业评价等。其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的监控,这将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否明确,是否与学生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结构相矛盾。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教学质量监控构成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体系、信息采集与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反馈体系等。如我院监控管理体系主要由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务处等部门组成;信息采集与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学管理信息采集与评价、教学信息采集与评价、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查等组成;教学质量评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教学管理工作评估、实训(实验)工作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等组成;信息反馈体系主要由教学管理信息反馈、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反馈、毕业生信息反馈等组成。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机构。教学质量监控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充分放大系级监控管理权,提高二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院紧跟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及时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全方位保障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保障。我院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体系,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督导、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管理、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教务管理建立了学生选课、教学日志、学院排课、教学事故认定、教师调代课、学生课程考核、学生提前上岗就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毕业实践(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实训室建设等方面规章制度;师资管理建立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专业群带头人选拔和管理、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教学名师选拔和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教师下厂顶岗实践规定、专兼职教师管理、客座教授聘任管理、新教师岗前培训等规章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部网站,2013.11.20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QS-1106)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兼职打工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看我国职业教育努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