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中外政府门户网站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27 08:32:22

互联网视域下中外政府门户网站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发展和电子政务理念的兴起,构建网络化政府逐渐成为大势所趋,现代信息技术在行政流程中的全面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政府的组织形式。在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门户网站的设立成为网络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出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四国的政府门户网站,试图在比较其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作出综合评议。

【关键词】互联网;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府

一、引言

有学者指出:“构建电子政府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实现政府再造,重树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学界对于政府门户网站构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曾有研究者依据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参照国内外相关测评方法,提炼出一套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依照此测评指标,选取了四国政府门户网站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得到了所选政府网站的基本情况如表1。

基于上表,本文对各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下文将依据更多分类,从多方面对各国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评议。

二、栏目设置与功能设置比较

栏目和功能设置是规划和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政府门户网站的栏目是浏览者首先浏览到的信息,决定了来访者可以接触到的内容和扩展功能。首先,从栏目设置进行比较,中国政府网站的栏目分为国务院、新闻、专题、政策、服务、问政、数据、国情几大类;美国政府网站的栏目分为政府和选举、健康、住房和社区、工作和失业、理财购物、旅游移民几大类;德国政府网站栏目分为总理、联邦政府、问题、新闻、服务几大类;加拿大政府网站的栏目分为工作、移民、旅行、商业、福利、健康、税收几大类。单从栏目设置数量来看,中国政府设立的栏目版块最多,共有类,加拿大次之,美国其后,德国最少,仅有五大类。进一步比较,中国政府的栏目设置中,有六大栏目内容相仿,分别是国务院、新闻、专题、政策、问政、国情,这六大栏目主要都是对领导意志和政府工作进行报道;美国政府的网站栏目中,仅有一项涉及政府工作,其他五项都是社会和公民事务的相关内容;德国政府五大栏目中,有四项涉及联邦政府和政治事务,仅有一项是社会服务;加拿大政府栏目中,基本未有独立政府工作板块,都是与民众福利和公共服务的相关栏目。可以看出,中国和德国的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置更偏向于政务,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置更偏向于社会服务。

功能设置是评价政府门户网站的另一关键要素。总的来说,中、美、德、加四国政府门户网站都设计了站内导航和信息检索功能,可以实现信息的搜索和浏览。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在首页右下角的主题栏中分设了公民、企业、外国人、社会组织四类主题服务,每类点击进去还有更详尽的“办事指南”和“地方服务”,这符合政府门户网站面向公众(G2C)、面向企业(G2B)、面向政府(G2G)的设计理念,使得网站的功能设置覆盖受众面广泛,更为便民。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整合了各政府部门、社会社团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所备存的多种信息。在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首页上,主题栏下设有“按主题查找政府服务和信息”板块,点击进入之后可以查询贷款、医疗救助、找工作、社区服务、旅行签证等相关方面信息,其整合资源范围之广,涉及就业、社区管理、卫生医疗、旅行等多个领域,可以说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较强。德国政府门户网站基本上都是在宣传联邦政府及政府政策,只有最后一栏写着“服务”,点击进去后显示的是政府官方文件信息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德国政府门户网站功能集中于政治,很少涉及民生服务。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较为强大,首页分设的七个标题栏包括了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信息,较为有趣的是,其政府网站下设有一栏“商业”,其中的内容具体讲述了开办企业者从注册到后期税收缴纳需要注意的全部信息,这是其他三大政府网站没有的功能服务。

三、实用性和便利性比较

在实用性方面,过去的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信息主要集中于政务新闻、政府政策、人事任免等领域,近几年的建设中,中国政府网站将广大群众的民生需求考虑进去,逐渐在首页增设服务信息栏,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工商、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总的来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在网上办事、网上投诉和反馈等方面的建设能力逐步加强,正在向实用型政府门户网站靠近。美国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信息资源”相关栏,其中的超链接设置几乎涵盖了全美所有的信息机构,使得浏览者可以分门别类的浏览各种类别信息,在网站底部还有“网站索引”栏,点击进去后可以使用首字母查询,相对来说,美国政府门户网站对于用户需求的考虑较为全面,信息整理和搜索较为方便,实用度高。德国政府门户网站更多涉及的是联邦政府政策条约,实际为公众提供政民互动的参与渠道较少,甚至未设立信箱、访谈、网上咨询投诉栏目,可以说其对于公民的实用程度较低。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立与美国相仿,资源整合较为全面,列举出了各部门所规定的公众需要的服务事项,用户可以快捷的点进相关界面浏览和获取所需信息,实用度相对较高。

在便利性方面,四国的政府门户网站都在朝着“一站式”服务网站发展。分类来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在设计服务体验时考虑进了社会资源整合,使浏览者可以方便地快速浏览各类信息,例如点进政府网站首页“服务”项中的“婚姻”一栏,用户可以快速选择自己所在省份,接着便可了解婚姻登记的完整程序,这种完整连续的服务设置使用户浏览更具便利性。美国政府的门户网站综合了数百个政府部门,内部包含了500个子网站,特别是首页查询栏允许用户按主题而非部门搜索信息,用户只需输入自己需要的信息关键字就可以快速查找相关服务,据称,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目标是让来访者点击3下就可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类信息。相比之下,德国政府网站的设计更多是站在政府角度,提供政务信息,因此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较为有限,它所提供的服务更多局限在政务文件解读上,因此对公民的实际需求满足程度不够,可说其便利性不足。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服务相对于美国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弱,但它在大类下设置的各种子服务已经算是较为详尽,当用户需要搜寻更细致的服务时,只需顺着连接一步步点击进去就可浏览到需要的信息,因此,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便利性程度较高。

四、设计感官比较

依据设计感官的友好性与舒适性,本文将从以下两个分类对四个国家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比较。

(一)整体风格与色彩

网页的风格是从色彩、布局、动画、图片、文字等页面元素统一进行的个性化设计,而政府门户网站是网页中设计风格较为严谨规整的一类。中国政府门户网站设计趋向于模式化,风格不明显,同一页面内的各种元素虽然看似条块分明,但板块的分割使其总体显得很零散,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色彩方面,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总体采用白底蓝字,未使用过多色彩造成视觉冲突,可算是色彩感官和谐。美国政府门户网站也未有过多的风格设计,但相较于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其板块排列更为整齐、色彩统一,美国政府网站的主色调采用蔚蓝色,下方分布的板块依次整齐排列,整体色彩效果显得很和谐。德国政府门户网站布局规整,主色调是与美国政府网站相似的深蓝色,标题栏下方的文字、图片等要素的色彩处理与主色调一致,整体效果较佳,保持了网页色彩的整体感。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相较于其他三国政府网站更具有设计感,它在首页标题栏下方有一栏醒目的图片滚动,其中放置的图片采用了酒红色与其他暖色系图片,即不与藏蓝色主色调重合,又显得视觉舒适,总的来说,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选取的辅色调和主色调一起构成了有节奏韵律、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

(二)栏目布局与板式

设计适当的网站栏目布局与板式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清晰化、合理化、人性化。中国政府门户网站采用的是“国字型”布局,即最上面是网站标题图,接下来在左右分列两小条内容,最下方是版权及网站声明,这是一种较为常规和保守的布局格式,方便浏览者快速阅读大量信息,但是缺乏新鲜感。美国政府门户网站采用的是“综合框架型”,在主标题栏下又有各种矩形排列的板块,非对称的设计使整体布局没有过分方正,使浏览者在获取信息时又可获得设计风格的感官体验。德国政府门户网站采用的是“标题正文型”,每一版块都是红色的标题配以淡蓝色文字说明,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浏览者快速选择浏览信息,带来快捷方便的用户体验,但该网站右边一列的附加板块缺乏设计感,排列不规整,显得有些杂乱。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采用的是“综合框架型”,与美国的设计风格类似,采用形状大小不同的矩形陈列信息,使板块布局没有流于呆板单调,板块排布的构图比例较为恰到,能带给浏览者舒适的浏览体验。

五、总结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在栏目和功能设置、实用性和便利性、感官友好与舒适度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各国信息技术发展程度、政府重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不再一一阐述。总的来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各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实践者提升理论素养、学习有关政府门户网站的理论知识,认真吸取和借鉴先进成熟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成功经验。通过对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完善,提高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这才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加才,周毅.政府网站建设质量评价要素及其运用――基于省级政府网站在线调查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11,07:5460

[2]徐恩元,李澜楠.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08,06:198204

[3]杜浩文,雷战波,艾攀.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0,02:6671

[4]伍玉伟,何淑娟.信息构建理论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04:6062

[5]徐卫.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意义、研究现状与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05:2837

上一篇:关于加强交通质监部门廉政建设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