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修改策略

时间:2022-05-27 05:07:10

修改病句是历年中考命题中的常见题型,命题者常常考察学生的有这样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修改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一是修改病句。如同医生治病,辨析是首要,只有对病句的进行识别和分析,准确地判断句子“病”在哪,是哪种病,而后对症下药,正确修改。综观近几年来各省市中考题中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分值在2到4分不等。目前,对修改病句的考查更多的是采用主观性试题,让考生自己找出一段话中存在语病的地方并动笔修改。修改一定要做到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而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而不是仅仅因为“医病”,使其意味面目全非。

从阅卷情况看,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正确率不是很高。个中原因一是由于中学淡化语法教学后,学生识别病症的能力较差,二是我们教学中缺少规范化训练,即便学生识别到了病症正确改正也没有能够得分。如何让学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减少在辨析修改病句中的失误,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一、 看清题干要求,寻准切入目标

如果是选择题,我们首先要看清楚,命题者是让我们选择“有语病的一项”还是“没有语病的一项”。“有”和“没有”,误差很大,对于客观题来说,有没有看清楚就决定着结果对与不对。

如2011年江苏南京中考题

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 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如期成功举办了。

D. 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大家要看清楚,这题是让我们选择“有语病”的一项,这样我们就有针对性了。读到B项,“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这是很明显的前半句“是否”两面含义与一面含义搭配不当,可以确定答案是B选项。C、D读起来也就轻快、顺畅多了。

再如2011年江苏扬州中考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 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这题是让我们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我们首先看A,立即想到了成分残缺中缺少主要的标志:“通过……使……”,显然,这句话没有语病,主语是“我市环境卫生状况”。读完A,已基本可以确定答案。而B项中,“动情的朗诵”让人“目不暇接”,听觉和视觉词语搭配不当。C项,错在不合逻辑,应是“指出并纠正”。D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上“号召”作为“响应”的宾语。

当然,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在A、B、C、D四个选项中即使选出了正确的选项,更要做到细致,知道有语病的选项是“病”在哪,如何去修改。这样,长此以往,语感自然而然便得到了加强,判断和辨析病句的敏锐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如果是主观题,就更要学会把握题干提示语言向我们提供的一些宝贵的信息,它能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病点。如:

2011年江苏苏州中考题

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分)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 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 ”一词。

② 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 ”改为“ 。

③ 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这题的题干部分的提示很细致,为学生提供了修改病句的方向,降低了做题的难度。但同时,这段话中的病处辨析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反复咀嚼,会发现:① 中“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去。② 中主持人的开场白中, “小有名气”用来形容“有幸请来”的人不够恰当,可改为“鼎鼎大名” 。③ 中的关联词,要么是“只要……就……”,要么是“只有……才……”,二者不可混用。

中考时,能把握题干的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有针对性地思考和答题,会使我们在紧张的两个半小时中走些捷径,节省了做题时间,也会后面的阅读与写作腾出更多的时间。

二、 熟悉病句类型,做出准确判断

简单地说,这一环节就是辨析病句,识别和分析病句的“病因”。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判断病句类型,这就需要我们熟悉“病症”,对语病的一些典型的病句标志有一定的敏感性。

除了以上我们略微举的一些题型,还比如:

1. 词语搭配不当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应该为“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2. 否定不当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3. 成分残缺

缺少主语: 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应删去“新版课标前”的“在”)

缺少谓语: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缺少宾语: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 句子歧义

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表意有歧义,一种可以理解为她瞒的是“妈妈”,另一种可以理解为她瞒的是“妈妈和爸爸”)

5. 成分赘余

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 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不胜”本身含“令人”的意思,删去“令人”)

病句的种类繁多,但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在病句类型分类上太过苛求,只要能把握句意,发现语病,并能作出精简、巧妙的修改,使语句通顺明确就行。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且对我们同学的写作业大有裨益。

三、 必要增删换移,修改精简高效

修改病句,不是再造,一定要遵从句子的本意,且讲究精简。有人总结为四字口诀:增、删、换、移。增,是增加句子残缺的成分;删,是删去句子重复啰嗦的词语;换,是换掉搭配不恰当的词语;调,是调整错乱的语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应简要、高效。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谈一谈:

2010扬州市年中考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的《 时报》报进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B. 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 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报告。

解析 这题让我们选择有语病的一项。首先看A,读来通顺。再读B,“广泛”一词意思为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用来与“意见”相搭配,显然不合适,应该将“广泛”移到“交换”的前面。C项,删去“能否”。D项,“目光”与“倾听”搭配不当,应将“倾听”换为“凝视”。

2012江苏宿迁市中考语文试题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① 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 中考和高者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 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 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解析 第②句缺少与“采取”相搭配的宾语,应在句尾加上“的做法”或“的措施”、“的办法”、“的行动”等) 。 第④句否定不当,应删掉“防止”。

总之,修改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四、 模拟训练提升,中考实战演练

下面,大家不妨按照上述我们所涉及的方法,来小试身手:

1.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①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创造和探索的前沿。③ 他能从乡土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④ 对于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 句,修改:

第 句,修改:

解析 ① 将“联系”与“紧密”位置调换一下。④ 在“重要”后添加“地位”。

2. 选出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 日本是否把和平发展作为长远的国家战略,是和平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C. 为了防止秋季手足口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个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目前,要使重归风平浪静,日本唯有做到:承认争议,搁置争议。

解析 答案D。A中,将“改善”改为“提高”。B中,将“是否”删去。C中,将“不再”删去。

修改病句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修改病句,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阅读与写作。多阅读,细咀嚼,培养语感自然而然,写作也会让语言形如流水,无可挑剔。同时,还会细心地发现,我们所修改的一些语病类型,也会出现在自己的写作中。强化训练病句修改,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减少语法错误和逻辑错乱。大家平时可以从修改自己作起,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样也就提高了我们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戛纳”:红毯折射出来的反思 下一篇: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