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石种年终盘点

时间:2022-05-27 03:34:21

展会宠儿红碧玉

年初本刊《市场》栏目关注了在展会上大放异彩的南非红碧玉,经过10个月的时间,红碧玉的表现如何呢?本刊回访了参与买卖红碧玉的石商石友。

产地直购无意义:经多方了解,红碧玉的产地确实是南非,并且已有国内的石商亲到产地进货。因为红碧玉进入国内主要用于来料加工,因此南非产地的货源早已承包给了国内的珠宝加工商,统一供货。个人去南非产地,并不容易进到货,也并非出钱高就能抢到好东西。因此。直接去产地意义不大。另据亲临产地的石商说。日本、德国也有人去选购红碧玉,并且出价比国内商人高出很多。

供货商间开始倒手:红碧玉到国内的资源仍掌握在三、四个供货商手中。并且供货商间已开始互相高价购买。其原因主要是产地开采出的资源确实如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那样,质地和颜色一批不如一批,而供货商手中还留存着一些最早的资源。还有就是,在产地进货,往往是一个货柜买下来,进货商不能进行挑选,回来的东西好坏很难把握,运气不好也许买回一堆垃圾,因此,不如出高价从同行手中买好的成品。

价格上涨不出预料:红碧玉的价格不出意外的涨了不少,据进货商说:以前进货大小全部按吨计价,近几个月来,产地的货源小块儿的依然按吨出售,而大块在国内热销的情况也使得供货商开始按个来卖了。有小块货源的福州石商去年卖的不错,但随着进价的升高,小块的利润渐渐缩小,因此,他们反映大块的弄不到,今年下半年。小块的也做的少了。

西北市场受欢迎:据赶展石商说,大块红碧玉在今年展会上销售不错,主要是在西北的市场受欢迎,在呼和浩特、乌海、西安、银川、广州的石展上成绩不俗。一年内卖出去二十几块,多半在西北成交,最贵的则是在今年7月银川展会上。一块四吨的红碧玉以六十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企业家。

不难看出,南非红碧玉从去年的惊艳亮相到今年的市场洗涤,已经拥有了稳定的销售情况。并且成交中呈现以下特点:体积越大者越受欢迎、购买群体以具有经济实力的地方企业家为主,红碧玉的自身情况决定了它更适合精卖而非量卖。

争议中前行的“煤渣石”

哈密丰富的奇石资源和陆出现的新石种给石界带来惊喜,而今年哈密石友带到展会的火山岩新品种给人们带来惊艳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经过半年的冷静期后,争议是否平息,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争议因市场热反应而起:新疆火山岩新品种的争议,也是因为年中在产地近三十万的成交热而起的。如今半年已过,随着疆内密集的展会告一段落。新疆石市进入相对的淡季,到疆的各地石友也随之减少。产地哈密也再没有传出像年中一样的火山岩新品种的成交小高潮,因此,当地对是不是“煤渣石”和值不值得买的争议也似乎渐渐平息。

“煤渣石”――都是名字惹得祸:不能否认,“煤渣石”这样一个略带贬义的代名词确实为石商,尤其是给将要推广它们的二级石商带来困扰。柳州的石商略有愠色的表示:“煤渣石”,怎么能这样叫呢,这样一来,对这种石头感兴趣的人,也会心存怀疑,这个定义对此石的推广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对待新石种,不应该这样。

柳州市场有成交:这一石种的第二故乡应该是柳州。几十万的石头不论从价格和数量上都不算小。据柳州市场上的石商反映,目前这一新疆的石头(因为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名字。柳州市场上都这样指代)多在市场上开店的柳州石商、台湾石商之间流通,如产地那样的争议似乎并没有,此石种刚到柳州市场没几个月。就不断成交,似乎也反映了柳州市场的接受力和进货商对此石正确的潜力评估。更有未经核实的消息透露,在柳州,已有一块新疆火山岩新品种卖了二十多万。

上一篇:石之风水 第12期 下一篇:1.5万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