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全面打造海洋经济龙头示范区

时间:2022-05-27 03:05:51

北仑:全面打造海洋经济龙头示范区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将宁波一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的城市作为核心区,省委、省政府以及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二系列政策意见,这既为北仑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对北仑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更高的任务要求。北仑区委、区政府将牢牢把握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宁波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以港口龙头、转型升级和开放创新为导向,加快推进国际强港核心区、临港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努力将北仑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领先、产业布局优化、辐射范围广阔、体制机制灵活、海洋生态优良的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龙头示范区。

优化海洋经济功能布局。强化海洋经济平台支撑

按照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以打造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龙头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平台,着力构建“一岛引领、半岛突破、两翼推进、多点联动”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全面建设梅山国际物流贸易岛。利用梅山岛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良好的深水岸线和充裕的陆域空间,发挥梅山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加快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国际物流和对外贸易岛,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引领全区海洋经济开放发展。

规划建设穿山半岛海洋新兴产业基地。依托峙南、峙北、峙东环穿山半岛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和后方腹地,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大宗商品储运交易、海洋清洁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着力将穿山半岛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省市级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在推进北仑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推进“两翼”建设。充分利用北部甬江口至柴桥穿山区域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发展石化、钢铁、能源、造纸、修造船、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着力打造北翼临港产业带,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南部沿海春晓至上阳区域良好的生态条件,加快发展滨海旅游、海洋生态环保、海洋科教研发等产业,着力打造南翼海洋生态经济带,使之成为海洋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区。

联动推进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遵循整合区域空间、发挥特色优势、集聚要素资源的原则,重点推进梅山国际保税物流园区、峙南高技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峙北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梅山港海湾生态文化经济区、春晓滨海高新产业区、霞浦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石化一钢铁转型升级区等七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多点联动支撑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强化海洋经济产业支撑

立足省市对北仑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重点推进临港大工业、“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滨海休闲旅游业协调发展,构筑具有北仑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

择优发展临港大工业。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和临港产业发展基础,坚持“高端化、集群化、生态化”方向,继续做优做强石化、钢铁、汽车、纸业、船舶等临港工业,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遵循“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专业化”导向,以台塑石化、逸盛石化等企业为龙头,推进石化产业向上游延伸,做大中间产品、高端产品规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以宁波钢铁、宝新不锈钢为核心,推进钢铁产业转型提升,不断拓展优质钢、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钢材生产,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新兴的优质钢、特种钢生产基地。以吉利汽车为龙头,发挥北仑汽配企业集聚优势,加快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加快亚洲浆纸后续项目建设,以特殊用纸、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等高档纸制品为重点,积极延伸造纸产业链,力争建成世界级的造纸产业基地。以中船集团修造船基地和三星重工扩建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大型原油、散货运输船、工程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制造和修理业务,建成全省重要的高附加值修造船基地。

大力发展“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业。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加快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按照省市战略要求,重点打造LNG、油品、钢材、矿砂、煤炭、石化产品、粮油、贵金属、船舶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规划建设一批大宗散货储运基地和交割仓,培育引进一批中转、运输、配送等物流企业。形成集储存、交易、运输为一体的交易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区域性资源交易配置中心和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依托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规划建设酒类、高档消费品等特色进口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进口商品集散基地。积极拓展航运交易、船舶管理、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航运服务业,加快发展船舶融资、航运租赁、航运保险、物流金融等航运和物流金融服务,探索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以建设智慧港口、智慧物流为依托,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电子口岸和物流市场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

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坚持重点突破,扶持发展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较大、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采成套系统、石化成套设备、港口机械设备、海底电缆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力争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建设北仑LNG接收站及储备基地,积极发展天然气化工和冷能利用。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加工、储备、应用和综合配置中心。积极发展近海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国电穿山风电场、中营北仑风电、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晶体等项目。推动石化产业向海洋新材料领域延伸,大力开发海洋工程、船舶工业配套用新材料,实现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联动发展。

积极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加强对港湾、岛屿、湿地等海洋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以观海、亲海、享海为特色,充分融合海洋文化、运动、生态、休闲等功能要素,加快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积极开发游艇、度假、会展、文化等高端产品,重点推进港口博物馆、梅山国际邮轮服务区、梅山港游艇俱乐部、春晓洋沙山滨海度假休闲区、湿地公园等滨海旅游基地建设。积极争取梅山保税港区更开放、更便利的出入境政策和旅游商品退税政策,推动购物旅游快速发展。

健全海洋经济要素保障。强化海洋经济基础支撑

顺应北仑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资源要素保障、科技人才创新以及生态文明

等体系建设,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加强集疏运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穿山疏港高速、骆霞线、滨海快速路等高速干线工程的改造建设,适时推进象山港疏港高速、六横梅山疏港高速建设,着力构建“三高一快”的疏港交通网络,形成高速快捷的疏港公路交通体系。积极推进铁路支线及相关场站建设,逐步构建铁路疏港运输网络。统筹北仑、穿山和梅山等港区建设,加快推进穿山港区和梅山港区的LNG、煤炭、集装箱等码头建设,整合改造北仑港区的企业自备码头。加大区域集卡停车场、仓储物流堆场的改造整合力度,加快推进北仑集卡运输服务基地、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等建设,不断提高物流集约化运营水平。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北仑区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等项目建设。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梅山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在产业发展、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和岸线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海洋融资项目信息库和信息共享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进一步调整岸线、海域和土地的总体利用规划,优化海洋产业发展布局,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资源要素供给。统筹全区要素资源配置,在供水、能源、通信、信息等资源供给上,优先满足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需求。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经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快重点产业研发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形成孵化、转化、产业化相互协调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强化涉海人才扶持和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和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北仑创业发展,重点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和紧缺型涉海类人才。加大海洋类人才培养力度,依托区内高校、职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加强对海洋产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形成一支多层次、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严格实行海域使用审批制度、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和污染控制排放制度,依法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论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项目的建设。坚持发展与保护、利用与储备并重,统筹岸线、海域、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对重要岸线、海域、土地的保护与监管。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限期整治和关闭污染严重的入海排污口、废物倾倒区和畜禽养殖场,加强人海的水环境治理,减少入海污染物。强化海洋面源污染防控,加强港口作业、海洋工程、进出船舶的管理,防止发生海上船舶溢油、化学品泄漏、爆炸等重大海损事故。加强海洋监测和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台风、海雾、海浪等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服务系统。

上一篇: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下一篇:加快创新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