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部分人群麻疹白喉免疫水平调查

时间:2022-05-27 02:11:25

杭州市下城区部分人群麻疹白喉免疫水平调查

为了解不同人群的麻疹、白喉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接种实施效果,同时为制定与调整免疫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根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监测点工作要求,我们于2008年3―8月在杭州市下城区开展了麻疹、白喉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浙江省麻疹、白喉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武林、长庆、石桥3个街道的幼儿保健、入托入学体检、从业人员体检的健康人群为监测对象。

本次监测共调查303人,分7个年龄组,其中

1.2 血清标本采集

对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和血标本采集,每人采3 mL静脉血,分离血清后置-20℃冰箱保存,待全部年龄组采集完成后带冰状态下送检验科检测。

1.3 检测方法与判断标准

按照《麻疹IgG抗体水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3―199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法),用Elisa classic试剂盒检测,试剂为德国赛润公司生产。

判断标准:麻疹IgG抗体>160.36 mIU/mL为阳性。

按照《白喉抗体水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7―1995),用间接血凝法检测。判断标准:白喉抗体≥0.01 IU/mL为阳性。

2 结果

2.1 疫苗接种率

本次检测的303人中,有麻疹免疫史的207人,接种率为68.32%;有白喉免疫史的220人,接种率为72.61%。在7个年龄组中,3~4及7~14岁组麻疹、白喉疫苗接种率均为100.00%;5~6及≥15岁组均有免疫史不详者(表1)。

2.2 抗体阳性率

2.2.1 麻疹抗体阳性率年龄分布 303份血清标本中,麻疹抗体阳性267份,阳性率为88.12%,其中5~6及7~

14岁组阳性率均为100.00%,

2.2.2 白喉抗体阳性率年龄分布 303份血清标本中,白喉抗体阳性189份,阳性率为62.38%,其中7~14岁组阳性最高,为86.00%,

3 讨论

杭州市下城区一贯重视辖区儿童麻疹、百白破疫苗的常规接种,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多年来一直都维持在95%以上。白喉发病在本区已连续42年未见有报告,而麻疹除2005年发病较多外,也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发病人群基本集中在小于8个月的婴幼儿和20岁以上的成人。

从本次监测结果看,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12%,比2007年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的77.71%上升了13.40%。

1~2岁、3~4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2.68%、97.62%,这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18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有关;而5~6、7~14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高达100.00%,表明我省坚持6岁组复种麻疹疫苗,使抗体阳性率保持高水平,减少了易感人群的积累;

15~19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这部分人群麻疹发病的可能性较大;而20岁以上组抗体阳性率达到95.00%,这部分人群可能由于社会学校人口密集,再加上近期全国全省麻疹流行的大环境影响,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相对较多,导致隐性感染机会增加所致,说明隐性感染在维持和提高麻疹高免疫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白喉抗体阳性率总体为62.38%。比2007年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的73.07%下降了14.63%。

7~14岁组的白喉抗体阳性率较高,表明1岁半的百白破疫苗加强和6岁组白破疫苗免疫后在体内产生的抗体明显,在人群中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这与兄弟市报告基本一致[1]。>15岁抗体水平均有大幅下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抗体阳性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和免疫年限和早期计划免疫工作相对薄弱有关。由于40多年来我区都无白喉发病,因此白喉抗体的产生依赖于疫苗的接种,缺乏隐性感染的机会[2],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年下降与目前的监测结果是相符的。

从这次调查看,小年龄儿童

还是存在麻疹、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空白,经过调查主要是流动儿童,因接种地点不固定,家长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就造成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说明免疫预防工作除了要求高接种率、高接种质量、加强冷链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外,重点仍然是流动儿童的接种问题。另外,关注成人的麻疹发病问题,及时切断传播途径,给易感者应急接种是目前已经在做的,但如何进一步预防和加速控制麻疹仍然是需要免疫专家们探讨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陈玲,朱利利,何蓉蓉,等.宁波市人群白喉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水平监测[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4):16-18.

[2]徐宝祥,王复,朱水荣,等. 浙江省2005―2007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1):48-49.

(收稿日期:2009-05-18)

上一篇:上海市闵行区2005―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下一篇:一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