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小学生课外补习的家庭及个人因素

时间:2022-05-27 12:45:12

论我国小学生课外补习的家庭及个人因素

【摘 要】近些年来,课外补习的现象频频出现,给素质教育带来了许多影响,从短期看,这种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势必会对学生自身、对家庭都有一定的危害,甚至破坏教育的公平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从家庭和个人两方面对其原因做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补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小学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懵懂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而且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受他人影响。为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必须伴有良好的教育。在这一阶段,家庭对孩子影响较大,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道德、修养、智力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父母除了扮演抚养者的角色,还应发挥一个教育者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但由于诸多因素,许多父母并没有扮演好教育者这个角色,小学生之所以参加课外补习,很大一部分原因直接来自于家庭。

1 家庭因素

1.1竞争意识

当前社会复杂多变,经济和技术都在迅速发展,各种压力随之而来,学校教育的竞争也有所加剧。从当前的竞争状况来看,竞争压力已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家长都认为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长大后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社会竞争压力是其一,其二便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国家呼吁实行素质教育,但多数学校还是以分数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没有得到广泛实施,仍有些一流大学偏向精英化,家长都盼着自己的孩子成才,能够考上重点学校,以至于选择课外补习这一方法,使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知识,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出人头地,在竞争中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

1.2从众心理

这种现象在乡村地区尤为严重,由于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家长对当前教育状况认识不清,也很少能把握住孩子的心理规律,对其兴趣更是缺乏了解。当看到有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课外补习时,便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去,就会与其有很大的差距,会失去很多,所以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报名参加。其实,有部分家长对课外补习都不了解,而且在教育学习方面并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亦步亦趋,这是种从众心理。还有少数家长认为有比没有要好,参加补习班总会有收获,对孩子来说并不吃亏,多少能学点知识。

1.3代偿和虚荣心理

还有一种很现实的情况,即少数家长存在虚荣心理,到处都以自己的孩子为骄傲,常跟其他孩子比较,由于期待过高,只能给孩子施加压力,尽快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要借助课外补习来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成绩。此外,有些家长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延续到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分、是否感兴趣,就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了孩子,严重地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

1.4缺少看管时间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生计都要外出打工,或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几乎腾不出太多时间照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减少,而小学生年龄过小,各方面都不成熟,若长时间呆在家里,很有可能会荒废学业,而且独自在家无人照顾,可能会出现意外,若去参加辅导班,人身安全有所保障,同时还能学习更多知识。

2 学生个人因素

2.1主动参加

凡事皆有利有弊,课外补习其实也有很多积极作用,对那些成绩优良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热爱学习,他们往往会主动参加课外补习,依靠补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长见识,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还能够培养交际能力,在选择补习时,他们对补习是热爱的,并且是有目的的,在补习中他们能够获得乐趣和自己想要的。此外,学校教育虽然比较正规,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育精英化等现象,而且学校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喜好和心理,对一些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可能无法满足其要求,在学校很是压抑,通过补习班能够做自己想做的,如歌舞等才艺补习等,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参加课外补习了。

2.2缺少主见

然而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参加补习班都是被逼的,由于年龄尚小,思想不成熟,他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自己的见解,许多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自己只需要执行就够了。而且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也很少深入挖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常常表现出的就是无可无不可的矛盾,认为参加也行,不参加也行,最终多半还是选择听从父母的安排。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已是司空见惯,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可能是孩子本身需要,可能是父母的强迫,但任何事情超过一定量都会出现负作用,因为课堂与补习课或补习班有很大不同,长此以往,课外补习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同时补习费用往往是很高的,很容易带来家庭负担,最后,还有可能强化教育的不公平。

参考文献:

[1]张俊梅.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归因分析[J].青春岁月,2011,27(20):187-189

[2]楚红丽.我国中小学生课外补习家庭之背景特征及个人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09,21(12)

[3]赵凤兰,董泽伟.小学生参与课外文化补习的原因及危害[J].现代教育科学,2010,25(3):215-217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刍议 下一篇:班级的荣誉是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