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爆破安全问题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2-05-26 10:57:17

露天矿山爆破安全问题与防治措施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建设对工程爆破的要求将更加广泛,在采矿过程中,爆破是露天采矿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应当对露天矿山爆破安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够确保采掘工作的安全性,进而促进我国矿山开采工程持续、稳定的进行。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对露天矿山爆破安全问题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对提升矿山生产爆破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露天矿山;中深孔爆破;应用

中图分类号 TD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187-01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渐好转,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采矿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矿山从业人员也具有了相当规模,国家对矿山安全生产也极为重视。露天矿山的开采作业方式以爆破开采为主,该方式具有高效、准确、快捷的生产优势,可为矿山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对于露天爆破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危险性并没有实质的降低。我们也应当看到,矿山的爆破安全问题仍然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主要隐患,其产生的爆破公害也是现实存在的,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安全事故也仍然时有发生。因此,应当在加强矿山生产的同时,加强对其爆破安全工作的有效管理,以控制爆破振动强度、有效抑制爆破产生的飞石为目标,合理的选择爆破参数,切实降低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1 露天矿山爆破的分类及方法

矿山爆破来源于爆破的发展与延伸,其定义为:利用炸药在空气、水、土石介质或物体中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松动、破坏、抛掷及杀伤作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门技术。

1)露天矿山爆破分类:台阶的深孔爆破,大块、根底的二次爆破,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等。

2)爆破方法:微差爆破,挤压爆破,控制爆破,浅眼爆破和药包等二次爆破。

2 露天矿爆破危险范围的确定

2.1 精确掌握爆破区域的原始状况

在爆破之前,对爆破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周围的建筑物及人员流动情况等,都需要做到详细的了解,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2 精确确定爆破区的危险范围

根据爆破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但同时要满足通常情况下的危险半径范围200 m~250 m之间的条件;当进行爆破时,其危险半径的范围应该在350 m~400 m之间。在确定深孔爆破的危险范围时,应当考虑到地震波以及冲击波的影响,同时对飞石的安全距离也需要进行测算。无论是深层爆破还是浅孔爆破,都应当对其危险范围进行详细的确定。

2.3 爆破施工质量的影响

本人在工作实践中,除极少数地质原因外,绝大多数爆破事故的产生都是由于爆破施工的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比如网络连接不当、填塞不合格,或者是炮孔的孔口有异物等,这些都会造成爆破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爆破现场设置的警戒也十分重要,应当考虑到发生突然事件时的人员安全问题,简言之就是要有应急预案。

3 露天矿山爆破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

3.1 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

1)矿山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这时候要考虑到周围的建筑物情况,根据建筑物所能承受的震感选择合适的爆破距离。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的建筑物能够承受的安全震动速度是不同的,水工隧洞可承受的安全距离为8 cm/s;交通隧洞则比水工隧洞更具稳定性,可以能够承受每秒14cm的震动速度;矿山巷道的稳定性普遍较高,其中对于围护结构设计的比较合理且稳定较好的巷道,可以承受高达28 cm/s的震动速度。这些项目若在施工附近存在,则必须校核。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来确定。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筑物,因此在爆破时必须着重考虑。

3.2 合理确定爆破参数

1)要判明矿区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性、特殊地质。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必要时利用各种方式,辅之以必要的人工智能设备,如卫星拍照、遥感技术等,获得关于爆破地区的精确地质结构信息,以便于分析该地的矿产分布结构,确定合理的爆破方式。

3)对于地质结构比较特殊且周围的建筑比较脆弱的矿区进行爆破时,要慎重的选择施工方案,并且要采取措施实地验证爆破产生的影响,综合讨论,利用最优方案,保障当地的建筑及周围的地质特征的稳定性。

3.3 施工过程规范化

施工时,严格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爆破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从业资格的人员实施。在爆破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布孔、钻孔、验收、装药、连线及起爆。对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修改设计、确保最终实现设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爆破与安全效果。

3.4 爆后检查、总结经验

爆后检查的主要内容有:有无盲炮、有无残药、有无危坡、危石、爆堆是否稳定等现象。并及时总结经验,评价爆破效果。检查人员应经验丰富的爆破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3.5 加强对爆破事故的防范

1)要加强对爆破设计人员能力的培训,加强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能力的建设,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2)加强对爆破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班组的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制度的主动性,进而提高爆破施工质量。

3)对于存在隐患的行为,要严格的查处,充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措施。

4)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探讨使用可靠的爆破器材,采用先进的爆破方法来提高爆破工作的安全性。

3.6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1)设定安全目标:①爆破施工项目创建优质安全文明工程;②爆破施工无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设备损失事故等。

2)分解安全目标:根据已确立的安全目标把实施划分为几个阶段,一般一年为一个考核期。对设定的安全目标,以安全责任书的形式进行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直至到人。

另外,应当不断加强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严格执行,对于违犯者进行严肃的处理,使每个人心中都建立起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

4 结束语

总之,爆破工作的安全是整个采矿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以人为本在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由于爆破环境及作业条件的复杂性,对露天爆破安全问题难以求得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具体情况下还需根据特定条件进行确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爆破施工的安全管理、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将爆破施工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于阳宇.最新矿山矿井工程工艺技术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矿业出版社,2009.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张万营.浅谈爆破施工过程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0.

上一篇:移动技术在传媒产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