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两面看

时间:2022-05-26 04:32:50

人工智能两面看

谷歌“阿尔法狗”的胜利,激起了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无限想象,却也引起了人们担忧:机器会不会代替我们的工作?

其实,这类担忧早已存在。

1955年,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就担心:从前1000个人做的事,机械化、自动化以后,50个人就可以做了,那其余950人怎么办?

可见,这个话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到底该不该为此担心,正反双方各执一词――

A方:人工智能很危险,会影响我们就业。

牛津大学曾发表过一份令美国人吃惊的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可能占据美国近一半的就业机会。

在此之前,著名科学家霍金就曾警告过人们: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威胁。

与霍金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

英国一项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将在下个世纪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

在国内,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心:机器确实很“聪明”,而且又高效、勤奋、低廉。

【旁白】

机器人产业不断壮大,在一些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人工智能真的就厉害到能影响我们的工作吗?

更多专家则站在人类这一边。

B方:人工智能不会影响就业。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CEO余凯认为,根本不用担心。

过去的历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每一次都很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从一个社会稳定态过渡到另外一个稳定态,中间会发生倒逼部分人就业倾向调整的情况,而随着社会技术平台很快又进入另外一个稳定态,更好的就业机会也随之涌现。

因此,每一次产业革命,不仅不会抢了人们的工作,相反还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Facebook公司CEO扎克伯格也持同样的观点。

“我们应该期待着它给世界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比如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卫生进步,包括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率等。”扎克伯格说。

小米科技公司创始人雷军也是人工智能的坚定拥护者。

“这几十年来,计算机产业带动的社会变革是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智能设备对我们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的通过智能设备,极大地提高和扩展我们个人的能力。”雷军说。

“相信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也是一样的,它可能会替代一些简单的脑力劳动,但是也会创造出很多新的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

【旁白】

的确,人工智能更大程度上解放了人类,激发了人类的潜力,能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事实上,一些机械性较强或较危险的工作,由机器人来做当然会更好。

人工智能还能提高挖掘商业数据效率,使得目标和客户能更为精准地对接。同时,对于安防、消防等特殊工种和岗位,发展人工智能再合适不过了。

上一篇: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下一篇: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怎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