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2-05-26 04:29:38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若干建议

作者简介:杨丽(198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生,所在学校:郑州大学,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主要由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直接引起的。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无法接受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良好的教育,导致产生了一系列与此有关的社会问题。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问题相关的解决机制。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解决机制

儿童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区构成的大系统当中,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家庭、社区、学校三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因此,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要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方面入手,各方面形成合力,建立一个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相互配合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①。

一、 政府方面

第一、政府要冲破二元社会结构的限制,统筹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农民工的流动机制。放宽农村的财政补贴策略,鼓励并引导农民开展新型生态农业;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农村校区改建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提倡使用教育卷制度,学校不必接受到这种教育资金,把“教育券”直接发给学校,孩子们有此可以跟随父母在外地读书。

第二、政府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只要农民工已尽在某诚实居住达到若干年限,就可以接受和城市子女一样的教育权利,使我国现行的中小学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需更加迅速,扩大公平正义的管辖范围。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强对一些乱收费学校(接收留守儿童的学校)的监督,严格执法以保证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的具体落实。

第三、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或偏远乡村支教,带动农村的教学质量。贯彻中央提出的“三支一扶”措施,这些高尚的志愿者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学生,也会对农村各方面状况有一个好的改善。

第四、政府要创新机制,加强领导责任制,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可以借鉴四川广安市四新村的“三查四有五定期”机制,切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管制。集中力量整治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在各乡镇坚决打击向小学生贩卖垃圾书籍和光碟等违法行为;完善学校内部和周围的安全监控等设施,切实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安全。

二、 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要奉行“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理念。学校所有职工人员,除了自己的教书或行政等职责外,都需要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到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中,扎实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安全文明教育切实的渗入进去,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第二、学校与家庭要建立好“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由学校统一部署管理。由此了解好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等的信息,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完善学生的寄宿制。另外需成立“留守儿童”的家长学校,对其监护人进行培训,协助委托监护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动态,切实关爱儿童。

第三、实施责任帮扶制度。可以在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活动”,以及学生间的“手拉手”传递爱心活动;另外可建立“留守学生奖学金制度”,制定相应的奖学金奖励制度,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

第四、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内在的信仰和激情,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正真的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身心发展都得到应有的关怀与体恤。

三、 家庭方面

第一、父母在外出打工之前要多考虑孩子,尽量做到以孩子为先,如果两人都出去的话要安顿好孩子的生活教育问题,也可一人外出,一人留家照顾孩子。外出回家后,应多到学校及邻居等处了解孩子各方面状况,定期电话联系监护人和老师,掌握子女心理和学习情况,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在交流方面,要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给予他们心灵方面的正能量。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防止物质的弥补给子女给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温床,导致他们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而走上歧途。

第二、父母要委托好监护人,尽可能避免监护人(除父母以外)漠视孩子交流思想的要求,或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的态度十分冷淡,或是对待孩子粗暴等情况的出现。孩子幼年时期的心灵极易受到创伤,受创之后的心灵很难抚平,给孩子找好监护人是重中之重。

第三、监护人要有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校为留守儿童所设立的各项集体活动中,定期参加法律知识的宣讲课程,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仅仅做到保证孩子不被饿着或冻着,要切实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以及人身安群;此外,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更好地为他们的前途着想;主动与学校、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四、 社会方面

第一、社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开设关爱“留守学生”专栏,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形成上下一条心的和谐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关爱力度。

第二、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的民间组织。成立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队”等,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目标责任制,在全乡镇范围内树立”一家人“的思想认识。如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习的助学基金会,汇聚权社会有爱份子的力量,资助那些渴望上学却因经济原因无法上学的孩子完成学业。

第三、正真贯彻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方针政策,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使西部的贫困农民工都外出务工,社会应动员起来,形成良好的互助风气,加大对西部经济的投入,中西部经济发展起来了,外出农民工少了,留守儿童自然也就少了。

第四、企业要帮助员工做好生活安抚。企业员工由于长期在外工作,对留守儿童关心甚少,企业可以自身或与周围相关企业协调,向有关部门申请联合办理一个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机构;同时企业员工也要进行引导和教育,定期开展员工素质提升教育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机制,需要我国教育机构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目前,留守儿童问题亟待解决,不仅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环境,还有给他们的思想里注入积极健康的生活热情,身心健全的青少年才是祖国未来的缔造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好了,“三农”问题正真解决了,新农村正真实现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就稳健了。(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注解

①两会聚焦:人大代表热议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报,转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8-03-13.

http://www.edu.en/08lhPI—6276/20080313/t20080313_284685.shtml.

参考文献:

[1]汪传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为你做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2008(3):80-82.

[2]李静: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合肥学院学报,2008(3).

[3]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2):29-32.

[5]龚建平: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8).

[6]郭兴,王宇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1):103-105.

上一篇:3·11日本大地震对中国股市汽车行业股票价值的... 下一篇:市政给水管线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