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改理念打造有效课堂

时间:2022-05-26 03:19:51

践行课改理念打造有效课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展开,而且已经走向纵深。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正如缕缕清风般吹进校园、潜入师生的心田。课程需要改革,更需要把“有效教学”理念带进我们的课堂。因为“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效”,听起来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实际上真正达成“有效教学”并不容易。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呢?结合平时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把握住:“一个中心”和“两个统一”。即在教学时必须考虑以“学科特征”为中心,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引领”、“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一、首先必须注意以“数学的学科特征”为中心

1.有效教学应注重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要关注宏观的知识形成过程,即一个新的知识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哪些相关知识的基础。我们还要关注微观的知识形成过程,即某一具体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此,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加工、完善,将静态的教材文本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儿童游泳池图片。首先让学生认识儿童游泳池池口一周黑色的线就是其一周的边线,知道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对学生来说,建构边线的概念是建构周长概念的基础,可以说,建构边线的概念更难一些。怎样让学生理解围绕物体表面整整一周的线就是边线?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改编例题中的儿童游泳池这个教学素材变成了三个可爱的卡通图片:如奥运福娃贝贝、机器猫、大耳朵图图。卡通图片是平面图形,直接从认识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入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建构。然后安排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图片从纸上剪下来。学生必须沿着围成这个图形的边线剪,而且正好要剪整整一周。剪的过程也就是感受平面图形边线的过程,而且剪的活动,人人都愿意参与,都能参与。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的数学概念。

2.有效教学应注重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教师没有想到、思考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和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时,教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处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位教师教学五年级“小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细节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上课刚开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小数,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

生:小数就是0以下的数。

师:是吗?你说的是负数吧?这学期我们刚刚认识了负数,所以你的印象这么深。小数不一定都比0小啊!

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始于三年级,他们对小数的认识是粗浅的,可能认为小数就是0以下的数,因为他们所认识的全是零点几这样的小数,因此错误地认识小数都比0小,而并非认为小数就是负数。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深入地追问一句:为什么你会认为小数是0以下的数呢?你能举几个例子吗?通过再深入一些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错误的认识,更好的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还要做到两个统一:学生主体和教师引领的统一、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1.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在自主探究中,应较好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为学生搭建的,这里有数学灵感的碰撞、有他们尽显才华的舞台。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学生自主探究了五个基本图形是否为对称图形。在反馈交流中,并不是只让学生知道哪个是轴对称图形,哪个不是。而是利用这个资源积极引导,利用平行四边形激起知识冲突,让学生在辩论中明晰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由一般到特殊,我是这样设问的:“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马上领悟到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孩子们马上利用手中的工具进行验证。有了这部分的积极引导,学生在反馈三角形的时候,回答就非常完整,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就是。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碰出了智慧的火花。

2.课堂生成和教学预设的和谐统一。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源自于课前的胸有成竹,课堂上的随意挥洒,源自于课前的全面准备,课堂上每一个看似无意的精彩,源自于全部心血精心的打造,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比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我设计两个环节:①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然后引导孩子面积公式的推导。②你能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成学过的图形吗?在第一个环节课也上得顺理顺章,可在第二个环节除了出现预设中的种种情况,惊喜也随着发生:有个孩子通过折,将三角形折成了长方形。这时的我一惊,这是我没想到的的。可我马上调整教学思路,按照他的思路进行推导。最后,较好的解决了教学问题,让课堂充满激情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让我们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去开辟富有个性的有效教学研究之路。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下一篇:如何在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