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能干什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6 01:44:59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66~67页。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思维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因此,在数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情感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并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出示实物球,每组选1名代表到前面拍球。

3.师拍球,学生体验1分长短。

4.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体验

(一)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1.指生到前面跳绳(3名)。

2.一部分学生观察分针,一部分学生观察秒针。

3.你们发现了什么?

4.生汇报,师板书:1分=60秒。

(二)体验1分钟有多长。

1.播放奥运图片。

2.停止播放图片,生说感受。

3.小结: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果做不喜欢的事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4.出示活动卡片(画画、读文章、背口诀、写字)。

5.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看看自己1分钟能完成多少。

⒍师生,生生互评。

(三)估计1分钟有多长。

1.游戏:跟我跳,你认为大约到1分钟就回到座位上,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确。

2.交流。

(四)估多少秒。

1.指1名学生唱歌,生估计几秒。

2.师出示正确答案90秒。

3.90秒是几分几秒?

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90秒=1分30秒。

三、应用实践,提高认识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生活中哪些事情能在1分内完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五常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数控车编程与加工》项目课程实施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