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的护理

时间:2022-05-26 12:28:55

内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胃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病变,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腹胀,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设备普及,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包括有微波凝固法、高频电凝电切法、射频技术、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等,均有不同疗效。由于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显著,我院2014年2月一2015年12月共为48例胃息肉患者施行内镜下氩气刀治疗,现将有关的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48例病人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9岁一80岁,平均年龄46.2岁。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证实有胃单发或多发扁平息肉。其中,单发息肉29例,占60.4%,多发息肉19例,占39.6%。最大息肉直径约1.5cm,息肉最多一例为21颗。均因上腹部隐痛、不适、腹胀、反酸等原因就诊。全部48例病人均通过内镜用氩气刀直接摘除,所有病例都在术后1年复查,均完全修复。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内镜下治疗息肉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惑心理。表现为精神紧张、疑虑多、频频发问等。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息肉切除的方法、目的、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优越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其打消疑虑,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增强信心,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1.2 术前检查: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心电图等,了解患者既往史,尤其有无出血性疾病史。如有凝血障碍和重度贫血,应纠正后再行手术。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和安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忌此手术,接受手术患者必须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2.1.3 术前准备:前一天晚8:00至术前禁食禁水禁服药,以保证空腹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

2.1.4术前用药:治疗术前含服利多卡因胶浆一支,以消除胃内泡沫,并对咽喉部起到局部麻醉的作用。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做好心电监护。

2.2 术中护理

2.2.1 嘱患者正确的左侧卧位,全身放松,固定好咬口,连接好仪器,然后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内镜插入时嘱其做吞咽动作,使内镜顺利通过会咽部。

2.2.2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表情,注意心电监护仪上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参数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呕吐物的性状、颜色、量,防止误吸。如有异常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及时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 常规护理:术后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粘膜保护剂治疗,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行抗HP治疗。在禁食及少量进食的情况下,给予补液等支持疗法,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

2.3.2 饮食护理:术后禁食6~8h,如无异常,6h后可进流质(以温凉为主),24h后半流质或软食(以少渣为主),如无异常,2~3d后可改普食。在进食前可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合理饮食尤为重要,以免引起创面损伤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2.3.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常见的有出血、穿孔。出血的发生率为1.O%一10.9%,穿孔的发生率为0.3%一1.5%。观察有无出血,有无剧烈的腹痛、腹胀、呕吐等Y状。注意观察大便性质、量和颜色变化。穿孔可在术中,也可发生在术后1-3天。如患者自述腹痛、腹胀、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腹部透视有游离气体,应尽快采取措施,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2.3.4 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①生活要有规律,要适当运动,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②饮食要合理,定时进食,术后1月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饮酒、浓茶、咖啡等;③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门诊随访,若有腹痛黑便等不适要及时就医;④术后6个月来院复诊,复查胃镜,观察病灶治疗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复发。

2.小结

氩气刀是经离子化气将高频能量传送至靶组织,该组织表面可获有效凝固,从而起到止血和破坏有关组织等治疗作用。通过我科对36例胃息肉患者行经内镜下氩气治疗息肉的实践证实,术前充分准备是手术顺利与否的关键,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顺利安全的完成治疗,术中配合是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保证,而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⑴陈东风,周世亮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03年第32卷第03期。

⑵吴云林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胃肠广基扁平息肉和出血.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2:325-327。

⑶熊铉,刘同英,龙小英.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道息肉中的运用.中国实用医刊,2008年第7期。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 下一篇:叶酸检测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