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3-15 11:08:13

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02

现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病人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病人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6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2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6.42±4.11)岁,高血压病史2~15年,平均病史(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8.64±5.33)年,对照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9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56.39±4.24)岁,高血压病史2~17年,平均病史(8.73±5.26)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应用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口服给药,非洛地平缓释片(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30414)用药频率为每天1次,最初服用剂量1次5mg,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将剂量减少至每天2.5mg或增加至每天10mg,剂量调整时间间隔≥2周,持续用药3个月。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给药,缬沙坦胶囊(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0217)用药频率为每天1次,160mg/次,持续用药3个月。

1.3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尿蛋白情况,尿蛋白用24h尿蛋白定量测定法。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软件SPSS18.0汇总上述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用检验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结果

2.1 收缩压、舒张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2.2 血尿酸、尿蛋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社会老年化进一步扩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血压不稳,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残疾甚至死亡的可能性均会显著增大[1]。糖尿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II受体与AT1结合,抑制醛酮释放和血管收缩受抑制,从而有效降低血压[2]。缬沙坦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有效保护脑肾等重要器官。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异常增高,且增高幅度与肾血流呈负相关关系,血尿酸水平上升,则肾血流量降低[3]。血尿酸上升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缬沙坦能增大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排出量,有助于逆转或者缓解肾功能障碍。缬沙坦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产生刺激,能使血管通透性和免疫调节作用降低,能同时达到降压和降低尿蛋白排泄量的目的。非洛地平是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能对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产生抑制作用,可特异性地扩张小动脉。非洛地平降低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其降压作用有直接关系,且还与增大肾小球滤过率有关。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贵生.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6):20.

[2]高妍.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8):62-62.

[3]彭睿,赵琛.不同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15):88.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