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师》:彰显心理电影的隐秘空间

时间:2022-05-26 08:58:06

《催眠大师》:彰显心理电影的隐秘空间

[摘要] 《催眠大师》在题材上给华语心理电影带来了一次突破。该片对应激性精神障碍、快速眼动睡眠、投射等心理现象的刻画真实可信,情节前后逆转,表现形式不落俗套。国外同类电影涉及精神分裂症、战争恐惧症、自闭症、生存空虚症等多种题材,范围更为深广,技巧亦更为奇谲。心理电影能普及心理学知识,推进人们对电影新功能的探索,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争锋的语境下有利于促进电影生态的平衡。

[关键词] 心理电影;艺术真实;电影疗法

近年来国内电影题材常常禁锢于动作、喜剧、青春等领域,鲜有开辟之作。2014年“五一档”上映的带有惊悚色彩的心理悬疑片《催眠大师》(导演陈正道),4天票房过亿,12天后已有破两亿的报道。该片继《霸王别姬》(1993)、《二次曝光》(2011)等影片之后,继续向心理领域挺进,重新唤起了人们关注心理电影的热情,彰显了心理电影的隐秘空间。

一、《催眠大师》成功地表现了心理题材

1.心理题材上的突破。《催眠大师》选择华语电影关注比较少的心理领域加以表现,影片开头治疗师徐瑞宁年轻气盛,事业红火,在礼堂里做关于催眠的讲座,方教授的学生提出质疑,他立即回击。方教授推荐他诊治一位自称有“阴阳眼”的特殊病人任晓妍。瑞宁力图靠催眠揭穿她的谎言,从而找到心病的根源。其实,任晓妍是清醒催眠师,是卧底的病人。经过任晓妍的引导,瑞宁说出了压在心底的真相。他是一位心理有创伤的心理治疗师。影片结尾病人和治疗师的关系出现逆转。

2.《催眠大师》表现心理现象时呈现出真实、可信的艺术风格,具有科学性。比如:(1)对快速眼动睡眠的展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睡着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如果他被唤醒,他会报告说正在做梦,而在慢波睡眠期间做梦的机会较少。瑞宁对任晓妍进行催眠,影片用特写镜头表现了任晓妍快速转动的眼睛。这样的情景在第二次催眠中再次展现。(2)对心理投射行为的刻画至为精彩。B.Wolz指出:“怎样投射或投射什么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历史和人格。”[1]204这与瑞宁密切相关,任晓妍在瑞宁催眠的情况下讲述了自己的记忆碎片,可谓雪泥鸿爪。而作为治疗师的瑞宁偏偏从中选择车祸、桥、水、车牌号,这些意象也反映了他本人郁积的心理情结。(3)对应激性精神障碍症状(PTSD)的表现也是科学的。“这是一种由战争、灾难、惨案等超出 ‘人类普遍经验范畴’的冲击造成的后遗症,并对患者造成某种精神障碍。”[2]13其典型症状体现为极端兴奋(过度觉醒、记忆重现),或者极端抑制状态(逃避和麻木),或者两种症状周期性发生。几年前瑞宁和女友、好友(也是任晓妍的男友骆雨淞)一起晚归,发生交通事故,汽车冲下大桥,他瞬间失去恋人、好友。影片中瑞宁对他人不经意的质疑非常敏感,内心主要采取逃避的态度。瑞宁的第二个症状是创伤后记忆的反复重现,事件只是一瞬,感觉却不断重现,历历在目。第三个症状是怀有负罪感,在自己胳膊上自残,还有自杀的倾向,这些表明其病情还有加重的趋势。

3.在表现形式上,奇峰突起,不落俗套。《催眠大师》是一部烧脑电影,在叙事方式上采取悬疑的方式,102分钟的影片前半部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其情节设计虽然没有《盗梦空间》(2010)那样复杂,却也别具匠心。(1)影片结尾表明是方教授选择任晓妍来治疗瑞宁的心理暗疾,人物关系、情节出现逆转,细针密线,出其不意。(2)深入人物内心,对心理影像雪泥鸿爪般的展现突出一个巧字,正如开头右下角残缺的字幕一样,既给观众足够的信息,又留下想象的空间。片中能把心理现象和“跳接”等电影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3)塑造了心理治疗师的形象。片中有三位:徐瑞宁、任晓妍、吕中主演的方教授。心理治疗师也是普通人,徐瑞宁心理有创伤,隐藏比较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影片主体是方教授针对瑞宁周密安排的治疗方案。影片中高屋建瓴、胸怀大爱的资深心理治疗师无疑是方教授,该片堪称为这位心灵捕手谱写的一曲奇妙的赞歌。

二、欧美心理电影的多元成就

《催眠大师》重新唤起人们思考电影与心理学的关系。在这一交叉地带,欧美学界的关注的重点经过了多次变化。首先是明斯特伯格、阿恩海姆、米特里等人运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电影现象。如:前者认为电影中运动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观众自己反应的产物。阿恩海姆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形象偏离说”与“局部幻象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影坛出现了许多心理学题材的电影,80~90年代此类电影达到高峰。

1.欧美心理电影呈现题材的丰富性,表现的领域更为细致,对主人公特定精神状态的表现更为深入、准确,反映了多种多样的心理疾病。比如:(1)精神分裂症。《三面夏娃》(1957)、《蝴蝶效应》(2004)等都涉及这一题材。《美丽心灵》(2001)中对数学天才J・F・纳什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刻画惟妙惟肖。(2)战争恐惧症。这也属于应激性精神障碍。比如《第一滴血》(1983)表现战争后遗症给主人公兰博带来的痛苦阴影和悲剧人生。越战结束后他回国受到周围人的责难与拒绝。后来他用越战中学到的游击战对抗警察,直至毁灭。美国心理学家埃菲尔和威维指出,在战场上连续待上200~240天的军人,无论多么勇猛坚强都会患上精神后遗症。[2]124战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3)自闭症。《雨人》(1988)塑造了一位患者雷蒙,他终日沉浸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行为异常,特别害怕下雨,每到一个固定的时间要看固定的电视节目,弟弟查理发现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的能力。(4)生存空虚症。意义治疗的创始人弗兰克尔指出:“今天已不再像弗洛伊德时代那样面临的是性挫折,而是生存挫折;今天电影的问题是也不再像阿德勒时代那样是自卑感,而不如说是一种彻底的无意义感。”[3]这是现代都市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状态。《心灵捕手》(1997)以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治疗关系为主线结构故事,主人公威尔既是一位数学天才,又是一位不良少年。他认为生活是无意义的,体验到一种生存的空虚,最终得以治愈。欧美心理题材电影丰富而复杂,涉及变态心理的有《汉尼拔》(II,2001),《钢琴教师》(奥地利、法,2001)等。《忧郁症》(瑞典等,2011)刻画了患病姐妹的心理症状,仿佛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

2.在表现技巧上,欧美心理电影忠实于题材,更为复杂、烧脑,很少迁就观众的观影能力。(1)在宏观结构上可谓奇谲诡异。悬疑加惊悚是最常见的结构特色。比如:《爱德华大夫》(1945)采取倒叙的方式,最后让读者了解主人公童年的心理创伤。《美丽心灵》中也表现纳什拿着刀要伤害家人的心理倾向,带有惊悚的成分。其次是并置结构。《记忆碎片》(2000)中现在内容与过去记忆分别采用彩色与黑白原色、倒叙和顺序的方式穿插加以表现,形成45、1、44、2、43、3、42、4……23的样式,表现顺行性记忆障碍可谓匠心独运。再次是套层结构。《盗梦空间》中主人公科布在全球垄断巨头的儿子费舍尔头脑中植入遣散公司的意念。影片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穿梭,亦真亦幻。“梦中梦”的结构可谓烧脑情节的集中体现。(2)心理题材电影涉及人的记忆、梦幻、自由联想、想象等多个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领域,欧美影像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电影表达技巧,如:跳接、频闪、色彩对比、画中画等,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惊魂记》(1960)女主人公在浴室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杀害的一幕已成影史上的经典画面,希区柯克在短短30秒中,剪入35个镜头,以快速剪接和精细镜位,营造出逼真凶残的效果。《欲望号街车》(1951)呈现出心理表现主义风格。《飞越疯人院》(1975)、《禁闭岛》(1999)蕴涵丰富的象征意味。

三、从《催眠大师》看心理电影待挖掘的隐秘空间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公映电影,同年弗洛伊德发表《歇斯底里研究》,这两件事预示了电影与心理学的关系。1990年伯格-克柔斯(Berg-Cross L.)等学者创造了“cinematherapy”(电影疗法)一词。[4]这一概念的出现表明欧美学界转向电影新功能的探索。

1.普及心理学知识。心理电影展示了众多的心理案例,不仅走进了人类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众多生动的案例,塑造了一些心理治疗师的形象,为普及心理咨询、治疗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催眠大师》为讨论催眠、自由联想、创伤性体验、投射等心理学命题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我国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命题会选择一些影片,比如《异度空间》(2002),供试者分析。美国学者Lea Walker,Dengren批评《沉默的羔羊》(1991)、《一个头两个大》(2000)等影片:“描绘一些关于精神病的不正确知识,观众变得不易从娱乐中破解出真知。”[1]171错误表现心理现象的危害是巨大的。

2.深化电影疗法。世纪之交30年电影开始回报心理学,学界将心理题材的电影或蕴涵丰富心理内涵的片断作为工具或方法用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或生活辅导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影对人的积极影响,达到治疗心理创伤、转变情绪的效用,帮助人们处理实际的人生问题。常见的方法有:(1)唤起治疗法。当来访者与某部电影产生共鸣,唤起昔日的记忆,他们的情感反应可以作为了解其无意识的一个窗口。(2)宣泄疗法,让来访者接近自己深藏的有害情感并加以释放,达到逆转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心病还需心药治。心理题材的电影不一定适合患有同类心理暗疾的来访者。(3)电影药方疗法。对不同症状的心理异常、大小创伤、情绪波动、生活辅导的要求,比如:有害的羞耻感,亲人亡故,绝症患者,规定来访者观看具体的电影,模仿解决问题的具体行为。

四、结 语

在欧美电影与心理学的三个领域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成果都很丰硕。在多媒体时代电影与网络具有兼容性,其大众性、民主性的一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美国学者杰克・卡什尔曾批评好莱坞没有创作积极心理学的影片,“问题不再是好莱坞不想制作这样的电影,问题可能是好莱坞还不知道如何去制作这样的电影?”[1]29在我国心理电影依旧寥若晨星,“想不想”“怎样制作”的问题同时存在。《催眠大师》显得难能可贵,它彰显了华语心理电影隐秘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Gregerson B M.The Cinematic Mirror for Psychology and Life Coaching[M].New York:Springer,2010.

[2] [韩]金俊基.电影疗伤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3] 徐光兴.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38.

[4] Berg-Cross L,Jenning P,Baruch R.Cinematherapy:Theory and Application[J].Psychotherapy in Private Practice 8,1990.No.1,135-157.

[作者简介] 田兆耀(1972―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学。

上一篇: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输出 下一篇:于乱世中演绎爱情